一 诗人与政治(第2页)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

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

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

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

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

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

等句,认为“长歌”

、“短歌”

是指“歌声有长短”

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

曹操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

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

,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

、“举士令”

、“求逸才令”

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政治家与文人之间的差别:关注点不同,立意则不同,眼界格局亦不同。

例如: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亲祭孔子而做此诗,诗意在“感叹”

孔子的际遇。

唐玄宗只选择他的栖遑不遇的一面,简单一句“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就高度概括了孔子一生的功绩和高贵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景仰和钦服。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