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虞柔

逆境折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浮世天神最新章节!

    数日后,津地府小站镇总擂处。

    弘武大选主擂,规模极其宏大,擂台长宽各百丈,擂台东西方连接着八尺高的台阶。

    擂台按照京城神机营演武场规格搭设,由切割成块的青石和灰石层层搭建,表层和台阶则用一层玉皇山仙玄灵矿产出的玄晶严密包裹,其下内柱间皆设有抗压圆阵,可轻易承消万斤之力。

    擂台之北,是一座高耸入阳的观武阅台,阅台之上有巨大圆盖遮顶,台身向北层层斜升,层、排座次错落间隔有致且并不拥挤,每排足可容纳百人。

    此刻皇帝朱世靖之侄、担任大选总鉴审的戚郡王朱渐群正高坐于观武阅台中间一排,但他却并没有占据这排最中央的尊置。

    中央尊位上,端坐着一位鹤发长须、仪姿绰约的老者,其右置一小几,上有一青玉圆盘,盘面摆有各种茶具香茗,其身旁左右则各有一人,一男一女,恭敬候立。

    老者此刻正拨弄着手中茶杯和杯盖,不时放出一缕香气,闭目轻品,颇为悠然自惬。

    戚郡王朱渐群坐其右,汉亲王朱世凯居其左。

    二人虽不时打量着这位当朝首辅,但更多时候,还是将目光倾注于脚下的擂台之上的大选比斗。

    面向四海的弘武大选开展至今日,初选进程已逾过半。

    这座主擂台此时虽仍作分擂之用,但今日的观武阅台之上却不再像前几日那般冷清,仅仅只坐着寥寥数位评审和官员。而是自中间一排往下,坐满了评审和本地官员,阅台上面数排倒仍是空缺无人。

    下方擂台上的比斗较前几日也更为地激烈,再无乏味的消耗战与市井打架般的械斗。

    经过筛选留下不足半数的大选参加者之整体实力也明显更为强横。

    张鸿懿一众人已经在阅台上观看了足一个上午,然今日的擂斗虽总体激烈,却也并无格外出彩拔群之战,基本上不是单方面碾压取胜,就是二者皆为平平无奇之辈。

    且于擂斗中表现亮眼的佼佼者,基本上不是出自军中便是来自国宗御风门,来自江湖和宗门中强者是少之又少。

    眼见台下的擂比又结束一场,且胜者又是东海一府的护城守备卫长。

    张鸿懿身旁的朱渐群见状不禁叹惋道:

    “如今的江湖宗门,终究是无人能与军中强者相提并论吗……”

    坐于中间的张鸿懿并未开口,坐于其左朱世凯先应声笑道:

    “贤侄勿急,这初选虽说已经逾半,但剩下一半仍尚有数万选拔者。且总擂处报名者多为近津地和京畿各府的守军将士,近水楼台嘛,民间强者此刻必是多分散聚于其他各处擂台,待再过数日,必有出采之俊杰。”

    朱渐群闻言点了点头拱手道:

    “皇叔所言极是,是臣侄草率轻言了……”

    一直闭目养神的张鸿懿此时忽然插言道:

    “世凯,各县各府守备布置如何?”

    朱世凯闻言肃容答道:

    “太师放心,世凯深知大选之地津地府位于京畿之旁,如今聚集而来的天下异士更是何止数万,因此不敢有一丝马虎。

    除却已经调令驻于植隶各府各县的北军绿营各营各卫的将士,世凯更是已经增派了府兵、亲兵前去拱卫王畿,协同御龙卫一同守备,皇城此刻必是安若泰山。

    且北洋各省均已调兵把控严密,至于我等所在小站也有陛下钦点的神机营担作守卫,除此之外本王还抽调了植隶北洋水师万余精锐用以维持大选秩序,如此准备必是万无一失,还请太师毋多虑矣。”

    张鸿懿闻言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眉头轻皱道:

    “如此布置,大选虽万无一失,可如此一来沿海防务怕是多少会因此变的空虚,此处有纪云在,不需要神机营,传令将神机营调回京城吧,并遣五千水师精锐回防天沽炮台为适。”

    朱渐群闻言不解道:

    “太师,天沽炮台所在之关墙,可是风泫真人的玄晶仙墙,坚不可摧,就是一只鸟也飞不过来,那洋人久击无果,已被我军的玄武大炮击退,且洋人此时并未来犯,有必要再增调兵勇吗?”

    未及太师应答,朱世凯摆了摆手抢先答道:

    “贤侄无需多问,一切听从太师安排即可。”

    遂又言:

    “太师,本王这就按太师吩咐安排人去布置调派……”

    张鸿懿点了点头道:

    “嗯,如此自然甚好……但,老夫还是要再多叨扰一句。亲王为植隶总督,郡王为津地府封王,二位久掌植隶诸府司多年,对于军机县政的布控安排自然娴熟,此次安排也算是严谨缜密。

    但二位王爷既为执掌府权军机之人,还需更加精明细致,万不可折于细节,万无一失固然令人安神,可若一时不察留有一处漏洞,那可就是一失万无了。

    洋人舰炮之奇令人匪夷所思,多增兵勇布守北洋总是有所补益的,即使只是一人之力,也能更快的换一次弹药,打出一发炮弹,关键时刻可能就有奇效。

    倘若津地出现暴乱我等可以随时镇压,纵这帮彪人悍客修为高深,但毕竟是无组织无秩序的一帮乌合之众,而北洋若有失,则迎接我们的是军武先进,训练有素的洋人,彼时国门大开,王畿危急,悔之晚矣。

    六十年前我北洋水师也曾自诩防备天衣无缝,但敌人便是自这天沽炮台首先登陆,此乃老夫亲历难道还是诓言不成?因此还望二位王爷勿要大意轻敌,以免日后悔之已晚。

    须知世无天衣,岂曰无缝?”

    朱世凯闻言习惯的笑着点了点头,他也不是第一次听张鸿懿说教了。

    而戚郡王朱渐群的反应却无法像他的皇叔那般随意,他未曾想自己随意的无心之问,竟引出印象中孤言寡语的太师这么一大串说教的言语,他当即诚惶诚恐郑重道:

    “是渐群轻慢浅薄了,老太师之谆谆教诲,渐群日后必牢牢谨记。必不敢再对洋人有丝毫小视……”

    “嗯,如此甚好,戚郡王不必过于拘束,老夫不过仗着年迈随心直言罢了,我们且继续观看大选吧……”

    朱渐群忙点了点头,转过头去继续观看大选。

    自小站分擂擂比结束的黄启胜,也来到了东市广场的总擂台处,此刻他向北望去,一脸的憧憬。

    若换做常人除非是站在擂台上,不然自然是无法看清高高的观武阅台上的状况的,更别说看清圆盖之下台上坐的是何人了。

    但这铁则并不适用于修习御风仙法“纳”字决,内力雄厚且不断淬炼四肢百穴,目力惊人的的黄启胜。

    他虽然没见过坐于中间的张鸿懿和其右朱渐群,但他来植隶后,曾去汉王府上拜帖,呈递徐天彰所托书信给汉亲王朱世凯。

    如今饶以朱世凯之尊贵,尚且只能作陪左右,那老者的身份自然是昭然若揭了,必是当朝元辅张鸿懿无疑!

    黄启胜激动的面庞有些发颤,未曾想今日便能一睹传说中的张太师之姿貌,一想到曾定国安邦的传奇天朝老将、大明柱石此刻近在咫尺,就在落座于自己头顶上的观武阅台,他就憧憬不已,无比欣喜。

    他恨不得自己报名的擂台就是这处主擂,恨不得早点结束大选,即刻便跟随张太师鞍前马后……

    阅台中间的张鸿懿自是不知黄启胜心中所想,本地人大都从报纸上见过并认识戚郡王,甚至有人能辨认出汉亲王。

    因此就算张鸿懿从来不上报纸,低调处世的让人都以为他已经逝世了,但就凭张鸿懿独坐尊位便使得台下投射而来的灼灼目光者何止千万,对张鸿懿眼珠冒火般的注视的当然就不止黄启胜一人。

    张鸿懿自然就不会往下看,那种如火的目光看多了毕竟会瘆得慌。

    他此时正专注地看着台上,又是新一轮参选者的登场,这一对看上去皆有些不凡,至少外表来看成功吸睛,使得这位眼刁的老太师也为之注目。

    今日总擂的裁判由河间府的知府担任,众人今晨看到这位知府,起初皆讶然不已,看客们一直盯着河间知府李广英和阅台上的众人打量议论,指指点点。

    不过随着一上午的大选擂比,众人的目光自然都被激烈的比斗吸引去了。

    自西边玄晶台阶跃上一彪汉,此人身长九尺,披青面兽吞头环铠,手持一柄青钢月刃长戟,腰别斩马弯刀,脚踏钢靴。

    相比于通身的全副武装,他却并未束发戴簪,披头散发,任由长发在脸上凌乱飘扬。

    此刻他自台下一跃而上,直接跃过八尺高的玄晶长阶,钢靴砸落玄晶擂台之上,擂台微颤,震地有声。

    其虽面无表情却给人不怒自威之感,整个人显得无比骁勇威猛,气场颇为霸道煊赫,他披甲而立,大手持戟,状若鬼神。

    张鸿懿三人见此人威势凌云,观其气壮如山,都不禁为之颔首称赞。

    自他登台后,东边的那位才刚自人群中向台阶走来,其所过之处,众人皆赶忙避让三尺。

    这种避让非是因为来者体型彪硕,面目狰狞,致使众人畏惧而避退。

    反而是因其风姿绰约,朱颜绝世而让人不忍临近亵渎玷污,因此众人皆避让出一条道路,于两旁并立,无论男女,皆痴醉观望。

    汉亲王朱世靖看着台下人群中的骚动,诧异不已,于是他定睛往台下看,看到来人为一桃李年华、身着黑底朱纹旗袍的女子。

    女子自东面人群中缓缓走出,首先映入朱世凯眼帘的是女子之面庞,其眉如弯月,气质轩雅,韶颜如雪,其嘴角翘杨似在轻笑,却仍给人面冷如霜之感,让人颦蹙莫知。

    她之身姿修长,袅袅婷婷,腰肢摇曳间,便已走上台阶,双脚轻点于玄晶台阶上,如蜻蜓点水,蜂蝶附花。

    其腰间系一玉带,上挂一红缨镶白玉翡翠玉佩,女子脚步于台阶上前后交叠,玉佩便随其裙裳舞动摇曳,旗袍下裳处开衩的长裙裙尾在其温润白皙的长腿上前后拍打,一遮一蔽间,引得众人无限遐想。

    女子走上擂台,翻转纤纤玉手,自臀上腰间抽出一把别于玉带处的折叠长扇。其右手翻转,则扇面展开,竟为一铁扇,扇中无词无画,仅一虞字刻于其上。

    女子并未看向对手,反而是转过头看向北面高台方向,在朱世凯看的痴呆之时,女子竟嫣然一笑,其目孕妩媚,眸中光影艳而不俗,配以铁扇半遮其面,当真是倾国倾城之色。

    此时阅台上众官员无不惊之为天人,遂一个个骨酥神迷,如同失去形骸。

    朱世凯看着这身姿曼妙之佳人的目光似是向自己投来的,一时间竟不知该躲闪与否,恍惚间竟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