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反转

木子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最新章节!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目前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大约有四千五百多个。

    然而可以确认意思的只有两千五百多个,剩下约有两千个,意义不明,或者说还存在着争议。

    画面之中,宏观的视角逐渐的回落大地,聚焦于一座废墟之上。

    这里是殷墟。

    商王盘庚迁都于殷,这里成了商朝长久的政治文化中心。

    现今发现的甲骨文,绝大多数都出自于此。

    画面由远及近,

    地面的黄土呈现出斑驳的色彩。

    易泽,仿佛是凭空出现一般,随着画面的拉近,突然出现在殷墟之上。

    依旧是那一袭熟悉的灰色中山装,发丝也依旧一丝不苟。

    他的讲述还在继续。

    字正腔圆,即便不看字幕,也能够听得非常清楚。

    基本功非常到位。

    “这几种文字,是人类最早的古文字。”

    易泽身边,属于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属于古埃及人的圣书字,以及古中华人的甲骨文,以一种平行的姿态呈现出来。

    泥板,石碑,龟壳牛骨……

    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制出来的文字,记载在这些平平常常的物体之上。

    这些文字,依旧带有着浓重的自然意义,弯曲着的线条,还能够看出自然地韵味。

    象形文字,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属于表意文字。

    在上面,依旧可以发现过往文字发展的脉络,也能够看出自然的痕迹。

    “盛行数千年后,大多数古文字都湮灭于历史,甚至曾被人们遗忘了十几个世纪。”

    随着易泽话音落地,苏美尔人创建出的镌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轰然间破碎,楔形文字化作一地碎片。

    古埃及人的圣书字也不例外,石碑上的文字一个个剥离掉落,像是石灰墙上剥落的石灰,铺了一地碎屑。

    这意味着,这两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并没有传承和发展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某种原因,楔形文字和圣书字已经成为了历史的遗迹,目前这些地区使用的文字,已经和他们古老的祖先毫无干系。

    东方呢?

    甲骨文的命运如何?

    即便观众知道未来的发展走向,

    但是,

    他们还是希望听得易泽说出口。

    无外乎其他,只是一种骄傲使然。

    “而东方的汉字,却伴随中国历史的风云激荡,一脉相承,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

    易泽的声音中逐渐的多了许多激昂的味道。

    背景音此刻也变得宏大起来,大气磅礴。

    在易泽身后,一个个甲骨文浮上天空,属于殷商时代的文明痕迹重现世间。

    古朴而又简单的宫殿,构建出一个传说的时代。

    文字,是记忆传说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手段。

    易泽缓步走在殷墟之中,身旁是一个又一个存在于历史中的殷人。

    他们在祭祀,他们的祈求鬼神赐福。

    他们将自己的发现,铭刻在龟壳牛骨之上,传于后世。

    易泽看着这些已经消失的人的动作,继续问道:

    “这些神秘优美的方块字,究竟起源于哪里?

    华夏的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系统。

    它的形成,会经过多少世纪的漫长发展呢?”

    问题,传入观众的耳中。

    观众之中,不缺乏有对此有一定了解的人,其中更是有这方面的专家级别的人才。

    “从神话上来看,最早的造字已经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仓颉造字,圣人留书,其实如果再往前面推一推,也不是没有可能。”

    “河图洛书?上古伏羲氏据说从老龟背甲上得到了河图洛书,这算不算是一种文字。”

    “传说终究只是传说,就好比《山海经》,看似古老,其实距离上古已经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是啊,那段历史太神秘了,再没有确定文字记载的时期,只能通过传说口耳相传,但其中夹杂了多少私货,谁知道呢?”

    “神话传说都来源于一定的现实,或许只是在传播的过程之中妖魔化了而已,而最基本的内核,依旧有着一定的可信度。”

    中国的上古神话中,仓颉创造了文字。

    古书《淮南子》记述了那颇为惊天动地的时刻。

    “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在汉代的古墓中,人们发现了仓颉最早的画像。

    他端坐于地,脸上赫然是四只眼睛。

    即所说的重瞳。

    代表着过人的智慧。

    历史上重瞳之人,有过不少。

    每一个都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所谓天生异相,其命不凡。

    古代中,认为重瞳者,有贵气。

    这样的人,不少。

    比如说舜,重耳,项羽等人,据说都是重瞳。

    在现代医学看来,重瞳不过是眼睛发生的一种病变,类似于白内障。

    但在古代医学并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这种与常人大相径庭的表现,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一种不凡征兆。

    这也就是古代常说的异相。

    比如说老子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刘备双耳过腮,孔子顶如丘壑……

    都是异相文化的一种表现。

    现在看来,不过都是一种病变而已。

    但仓颉,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吗?

    他是否真的存在?

    易泽行走在殷墟之中。

    作为商朝最繁华的中心,同样也是最为稳定的政治中心。

    这里聚集了整个国家的繁荣。

    “仓颉造字,是耳熟能详的传说,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想要得知事情的真相,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

    “据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智慧超人,几近神明。”

    易泽看向镜头,即看向观众。

    他的手中,多出了一本厚重的书籍。

    一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轻轻地翻开书页,上面的文字在易泽的手指挥舞间浮上半空。

    那是一篇关于黄帝的记载。

    “《史记》的开篇是五帝本纪,以黄帝为始。”

    人文初祖,黄帝。

    传说中同意了各个部落,战胜了神农蚩尤的神话人物。

    关于黄帝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

    “黄帝的时代大约在5000年前。

    那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呢?”

    易泽伸手一挥,《史记》消失,而后一册竹简出现。

    “战国时期,一本《世本》中记载:沮诵仓颉作书。

    沮诵又是谁?

    他和仓颉是什么关系?”

    易泽的问题就像是连珠炮一般疯狂的射出。

    不少观众都一脸的迷茫。

    仓颉大家都熟悉。

    毕竟仓颉造字这四个大字在书上摆着呢。

    各大营销号也经常搬出来编点故事。

    因此对于仓颉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沮诵又是何人?

    很多人不解。

    不过观众里卧虎藏龙,自然有知道这事情的人。

    当下就有人出来解释了:

    “在古籍之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沮诵和仓颉,都是黄帝时期的史官。”

    观众们恍然大悟。

    原来这两人都是同事啊。

    不过新的疑问又产生了。

    既然沮诵和仓颉同为黄帝的史官,那沮诵又为何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

    或许不能说是完全消失。

    只是相较于仓颉造字的广泛流传,沮诵未免显得太廉价了。

    这要是真的职场,明明事情都是一起做的,但是论起功劳时,风头全被一个人收了。

    这就很难受了。

    还是说这记载并不可信。

    观众们越发觉得里面的谜团更加复杂。

    古史传说的真实度究竟有多少?

    没有人知道,也无人可以说清。

    那一段历史,实在是太过于悠久。

    画面之中,易泽似乎能够感受到观众心中的疑惑。

    他微微一笑,伸手一翻,手中再次出现了一本书。

    书页翻开,易泽轻声道:

    “战国时期着名思想家荀子,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似乎能给人们一些启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观众们看着这一句文言文,有些难以理解。

    “这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鸟大的能够解释一下。”

    “文言文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好书是爱好看书吗?总感觉这样翻译怪怪的。”

    “这意思就是这样解释的,里面的意思其实就是这样,能明白么?”

    “我他么的你说个鸡儿,一堆废话!!!”

    不过很快就有观众手打出了意思。

    “意思就是很多人都在造字,但是能够把这些形状不同的字统一起来的,只有仓颉。”

    “还是有大佬的,可以可以,总算看懂了。”

    “原来好书者不是爱好看书的人,我就说怎么说起来怪怪的。”

    易泽微笑着看着镜头。

    他明白应该会有观众在弹幕上做出解释。

    但是以他对自己节目的了解,估计不开弹幕的人也有不少。

    就好像很多人,只是默默的看书,一般都不会说话。

    因此,他还是贴心的解释道:

    “这句话的意思或许有人已经理解,好书并不是爱好读书,这里的书,其实是书写的意思。

    因此,荀子这句话的意思,便是爱好书写的人很多,但时唯独仓颉能够留下造字的传说,这是用心专一的表现。”

    易泽稍微停顿了下语气,“荀子要强调的是用心专一的重要性,但时从中我们能够得到的启发,并不仅限于此。”

    所有的文字都回落于地。

    易泽边走边说:

    “众所周知,文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时的创造。

    必须经过不断的发展,不断地融合。”

    听到这句话,观众们点了点头。

    就好像电影中出现的外星人镜头,基本都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对应。

    做出的改变也更像是一种在人的基础上增加或者减少某些零部件。

    比如说少一只眼睛,身躯变得瘦弱而头变得很大。

    再或者就是身体透明。

    没有什么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想象也是以现实为基础。

    华夏对于龙凤这种并不存在的神话生物的描述,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点。

    因此,文字,不可能会是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的创造。

    仓颉,在其中的作用,或许更多的是一个整理者和规范者。

    易泽的声音还在继续:

    “而仓颉,能够将所有前人的创造,所有不系统的零碎化的东西,加以系统化的整理,创造出系统的文字,这个是完全可能的。”

    易泽的说法,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在古籍和神话中,人们能够触摸到一些久远的历史。

    或许很多人都会说,神话传说并不可信,只能够当故事来看。

    但不要忘记,神话产生的土壤,依旧是现实。

    古老的神话,更多的是来自于人们对于部落首领的崇拜。

    或者说对英雄人物的推崇。

    在这样的基础上,后代人为自己的英雄祖先,加上种种正面buff,赋予他们至高无上的神格,就并不意外了。

    华夏,盛行已久的祖先崇拜,造就了这一独特的文明奇观。

    几乎所有的神灵,都可以视作是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

    但如果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只是一位文字的整理者,那么便可得出一个结论。

    黄帝时期的文字,必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如果不成规模。即便仓颉真的如同传说那般智慧过人,也不可能无中生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此,黄帝时期,定然是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字基础。

    而仓颉在其中的作用,则是将这些基础性质的文字加以加工整理,并推行开来。

    这才有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但从中延伸出来的问题,就更多了。

    华夏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

    它最早的形态,又会是什么样子?

    观众脑海中,这样的疑问越来越多了。

    他们有些迫不及待,他们在等待着易泽带他们走进一个传说的时代。

    许多观众从来没有想到,原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汉字,居然也有这么丰富的内涵。

    而且里面包含着的神话传说,竟然一点不比所谓的史诗级着作要少。

    很多人都忘记了,文字本身,就是承载神话和传说的基石。

    能够承载神话本身的,只有神话本身。

    易泽行走于神州大地,他的目光中带有着强烈的好奇。

    这份好奇,感染着每一个正在观看节目的观众。

    他们心潮澎湃,他们迫不及待。

    “故老相传的神话中,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秘密?”

    “华夏传承数千年的方块汉字,又会有着什么样的传说?”

    “它起源于何时?来自何处?又是如何产生?”

    “各位观众,我是易泽。”

    “今天,让我们一同踏进这波澜壮阔的文字史诗之中,去探寻来自汉字的传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