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登州巡察使

如朕親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戮明最新章节!

    朝廷的邸报和后世的报纸不同,仅仅是一张一尺见方的纸张而已,内容简洁,用词及书写格式都和史书类似,大多都是只记载时间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时也会刊发一些大臣的奏书、皇帝的圣旨以及一些国家的政策。

    邸报一般都是一月一发,但有急事会加刊——看日期,这份邸报明显就是加刊发出的,而且只用了三天时间就从京城送到了文登县里。

    “罪己诏!”

    从周思源手中接过邸报,刚看到最显眼处的三个大字,赵桓心中就是一凝:竟然是崇祯颁布的罪己诏——这大明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需要崇祯下罪己诏?

    赵桓前生并非是历史学专家,对于大明崇祯年间发生的事情只是通过一些影视、小说知道一些大概,但是这些事情具体发生的时间他就不清楚了。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

    这篇罪己诏是崇祯御笔亲自撰写,从字里行间,赵桓能看出,崇祯痛苦而矛盾的复杂心境溢于言表,内容感人肺腑,让人读之恻然,但凡有点忠君之心的臣子,看完后恐怕都会怆然涕下,难怪就连周思源这种贪官污吏都变得脸色沉重起来。

    “张献忠挥师南下,一举攻陷中都凤阳,掘朱元璋祖辈之明皇陵并焚毁之,熊熊大火和弥天烟雾持续了数日之久……”

    罪己诏中清楚地记载了此次崇祯下罪己诏的原因:竟然是老朱家的祖坟被人给挖了!

    赵桓知道史上张献忠攻陷凤阳之事,但却不知道此事竟然就发生在这崇祯八年的正月里。

    这是崇祯下的第一道罪己诏,对于自从登基后就一向表现得十分孤傲自负的崇祯而言非常不易。也收回了一定的民心军心。

    不过赵桓却是清楚,崇祯可是历史上下过罪己诏最多的皇帝。接下来不久崇祯的第二道罪己诏、第三道罪己诏……就会连连颁布,让这大明的官员和百姓渐渐由感动变成了麻木。这对一个皇帝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极为可悲的事。

    “县令大人,你让卑职过来究竟有何事?”

    赵桓看完邸报,脸色平淡的将其放回了桌上,还有心情对周思源看了个玩笑:“大人不会是想让卑职带着咱们栖霞县的衙役,赶赴凤阳围剿贼寇,挽救大明江山于既倒吧……呵呵!”

    “你……”

    见到赵桓对面此事竟能如此淡然处之,周思源不由气得胸膛剧烈起伏了起来,心中暗骂:“乱臣贼子。真是乱臣贼子!”

    只是,再借给周思源是几个胆子,他也不敢说出来,只能强压下火气,对赵桓强笑了笑说道:“本官并非此意——这些乱臣贼子自有朝廷大军来剿灭,还用不着让本县的衙役出马!本官这么急着将赵捕头请来,其实是有一事相告!”

    “大人要有何事要说,直言便是!”赵桓端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淡淡问道。

    “大人可知。这登州新调来了一位巡察使!”周思源盯着赵桓,眼神灼灼地向赵桓问道。

    巡察使直属于都察院,负责巡查地方,为御史弹劾官员搜集证据。虽然没有插手地方政事的权利,品级也要远低于知府,但却是个很重要的职位。油水也很足——甚至只要能抓住知府的把柄,就可以吊打知府。将比自己高几个品级的知府任意揉搓。

    地方官是四年一任,而巡察使任期则不固定。在地方上的任期一般不会超过一年。

    大明规定地方官不得任用本地人,为的是怕地方官做大,而巡察使却并在此限制,反而大多任用本地人来达到制衡地方官的目的——毕竟,巡察使是不能插手政事的,即使任用本地人也不用担心其尾大不掉。

    不过,巡察使主要为了制衡知府、同知以及通判这些地方大员的,和他赵桓一个小小的县尉能扯上什么关系,这周思源为何要和他说这些?

    虽然周思源去登州时赵桓派人随行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但是有很多场合是只能周思源一个人去的,不可能做到贴身监视——这也是赵桓必须绑架周思源家人的原因,因此有许多周思源清楚的事情赵桓并不知情。

    看见赵桓疑惑的眼神,周思源继续盯着赵桓说道:“这位巡察使姓张讳浩,乃是咱们登州人氏!”

    “是他!”

    听到这个名字,赵桓身躯一震:属于原本那个赵桓的记忆顿时又涌上了心头。

    其实以前那个赵桓,也只是见过自己这位亲生父亲寥寥数面而已,而且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人冷漠到近乎无视的眼神。

    不过赵桓很快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绪,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穿越客,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赵桓了,前世种种又与自己何干!

    赵桓出身张府,被过继给商户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周思源自然也清楚他和张浩的关系,见到赵桓只是脸色一变,神色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周思源也不得不暗自称其:此人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表现,的确非同常人!自己栽在这少年手里,也不算冤。

    “张巡察使知道本县征僻了你做总捕头,因此特意将本官叫去问话。”

    周思源不再卖关子,继续说道:“虽然张巡察使话不多,但是意思却很明确,就是让本官立即将你开革!”

    说道这里,周思源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地苦笑:要是能将赵桓开革,他早就这干了!

    “呵呵!那县令大人是如何回复的呢?”

    赵桓口中笑着对周思源问话,眼神却是寒冷如冰:看来自己这位亲生父亲对于自己在文登县这边的事情也是知道一些的,只是不知他为何要让周思源将自己开革?难道张浩怕同僚知道他有一个当总捕头的亲生儿子,以此来嘲笑他——总捕头这个位子虽然在百姓看来威风凛凛,但对官场上的人来说那就不入流了,甚至连普通文吏也不如。

    “巡察使大人有令,我怎敢不从?”

    周思源再次苦笑:虽然按照规定,巡察使不得插手地方政事,但是就连知府都要卖巡察使面子,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哪里敢违背——只是,想要开革赵桓周思源是万万办不到的,他也只能拖得一时是一时了。

    “这么说县令大人是准备听从张巡察使的命令,将卑职开革了?”

    赵桓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和周思源开玩笑般的问道,好像丝毫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本官自然不敢!”

    周思源连连摆手,忧心道:“可是我担心,这张巡查使若是真想要对赵捕头你不利的话,等见到本官没有动作,恐怕会直接让州府的人亲自动手!”

    现在张浩恐怕还仅仅将赵桓当成一个普通的总捕头来看待,以为开革他也只是县令周思源一句话的事而已,要是见到周思源这边没有动静,他自然会让州府直接下令。

    对于此事,周思源比赵桓本人还要担心,因此才急急忙忙地将赵桓找来——万一州府将赵桓给逼反了,最倒霉的人无意就是他这个给赵桓打掩护的县令了。

    “此事的确不好办!”

    赵桓皱起了眉头:他是绝对不能被开革的,否则他就失去了继续统领这些衙役的名分。

    虽然这些衙役对他现在的确足够忠心,但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他一旦失去了总捕头的位子,在这些衙役心中的地位就会变得非常尴尬,对他统帅这些衙役很不利。

    周思源看了看赵桓的脸色,小声建议道:“不如赵捕头你亲自去求求张巡察使,父子之间哪有解不开的仇怨……”

    “住口!”

    听到周思源的话,赵桓脸色一变,一掌重重拍在了桌子上看,打断了周思源的话道:“我姓赵,他姓张,哪有什么父子关系!以后我不希望再听到这种话!”

    这还是赵桓第一次这么不客气的跟周思源说话,如同训斥自己的下属一样,将两人之间表面的那层关系撕得粉碎。

    周思源虽然被赵桓训斥地脸色有些发红,但也只能装作低头喝茶,不敢再言。

    “此事我来解决,你不劳县令大人你费心了!”

    赵桓起身,对周思源报了抱拳,转身就离开了这里。

    等赵桓回到赵府的时候,见到府门外停了三辆牛车,虽然牛车搭着一个简易的草棚,但还是能从看出车上面还粘着些许粪便,一看就知道着牛车是从乡下来的。

    “看来应该是赵家庄的人来了!”赵桓心中猜测道。

    过年和赵潜一起回赵家庄时,赵潜曾经答应收下了不少赵家庄的人帮府里做事,不过当时大过年的这些人自然不能就离家。

    如今赵府在这栖霞县已经渐渐安定了下来,这赵家庄的人也该来了。

    果然,赵桓带着十余个护卫走进赵府后,就在客厅见到了挤得满满一堂的赵家庄的人——除了正陪着赵潜说话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外,赵远、赵无极、赵浩然等人也都在其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