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都市外乡人最新章节!
王艳从里面搬出几块活动木板把小木棚锁上,小木棚其实没有小货柜车的车厢大,说锁上也只是装装样子,告诉人家主人不在而已。两个人并排着从市场后门走出了市场,在穗园花园小区门口的那间王艳每天晚上都要过来看电视的士多店,两个人找了一张台坐了下来。
王艳要了两瓶啤酒和一些小吃,两个人是酒乡边出生、酒桌旁长大的,后天的熏陶给了她们那里的人有如牛饮的海量,啤酒对王艳和于雪来说纯粹如同多剂量的饮料,两个人边喝啤酒边聊天边看着货架上的电视。由于王艳来市场租摊儿卖菜的时间有些年头儿了,而且又每天晚上没事就坐在这士多店看电视,所以附近的人都知道这市场里有一个单身挺漂亮的卖菜女人。特别是士多店老板,与王艳每天晚上闲聊彼此已经很熟了,如果哪晚王艳没过来坐他还会觉得奇怪和失落,甚至会跑进市场去看王艳在或者不在。
士多店的老板三十八九岁,是湖南人,叫陈五平,是一个憨厚质朴的农民。以前在山村乡下种地,六年前儿子生下后不久,他老婆难以忍受嫁给他后的贫穷,随村里姐妹一起来到了广州进厂打工。第一年每个月还有些许钱寄回家,第二年便一个人离开了和村里姐妹所在的工厂,从此失去联系和消息。村里的姐妹私下说是被一个来厂里订货的香港老头儿看中了,然后跟着那老头儿去了天河区那边的一家公司。于是,满心忧愤的陈五平发誓一定要找到老婆讨一个说法,第三年一开始便把两岁的儿子交给父母照看,自己弃农来到了这里。他找完了所有本镇在这边打工的亲戚和老乡,走遍了他们提供的有可能在的所有地方,但偌大天河区他如同大海捞针。为了能留在这里继续寻找,年底时在亲戚和老乡的资助下在这里转租了这家士多店,一边维持着家里的开销和年幼儿子的费用,一边继续寻觅着妻子的身影和踪迹。他坚信妻子只要在这里总有一天会找到她的踪迹,就算找到妻子后她不肯与自己回家过日子,也要找到那蛇蝎心肠的女人给自己夫妻关系一个说法,给年幼的儿子一个交代。六年过去了,妻子还是杳无音信,自己户口簿婚姻状态还是写着已婚,陈五平这个种了十几年地的淳朴老实的农民抑制着自己的情感在都市灰暗的角落里日复一日地过着自己的下民生活。
士多店是一排简易的平房,这一排有十几间门面,除了陈五平的士多店,还有一些各种风味的小食店、美发店和桌球室。陈五平的士多店在中间,是一间不到八平方米的小屋,前面是一个不大的货柜和一个货架,后面便放着一张铁床和一些做饭的生活用具,门口用铁皮搭了个小小的铁棚,摆了三张小台,专供晚上附近的外来打工人喝喝啤酒饮料看看电视所用。前面是一条街道马路,马路那边便是穗园花园小区。
于雪和王艳相对坐在士多店铁棚下的一张小桌边,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喝着啤酒,于雪眼睛时不时地看着货柜电视上正在重播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她好像对剧中的赵小芸相当感兴趣,感觉到自己现在走的路就是沿着她的足迹在艰难前行。王艳则时不时地盯着马路对面穗园花园的大门,看着那些出出进进的人。陈五平则一有空闲便走过来坐下与王艳聊上一会儿,一有人买东西便又跑了进去,于雪看得出来,他们之间已经很熟了,特别是陈五平对王艳的各种关心问话让她觉得他们关系还不错。于雪来广州的第三天晚上,王艳就对于雪轻描淡写地说了陈五平的生活不幸和人生遭遇,但于雪始终觉得他们两个人是时间长了熟悉而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其他想法或者故事发生。因为就她之前对王艳的了解和王艳现在的自身条件也是绝对不可能的,王艳刚过三十,一米六五的个儿,丰腴而漂亮,特别是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走到哪里也不会认为她是一个在市场摆摊儿卖菜的。
王艳十七岁孑然一身来到广州,至今已整整十二年了,来这市场租摊儿卖菜已经三年多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她把一个女人最宝贵最靓丽的青春放在了这气味难闻的菜摊儿上,把一个女人一生最雄厚最值钱的资本放在那木棚里毫无声响又毫无悔意地慢慢消耗——她的脑海里有一段从未向人吐露的痛苦记忆,她的身后有一排难以回首的伤心脚印,她的内心有一种抹不去也放不下的原始而伟大的人性母爱。
此时是晚上八点多,马路两边的人明显地多了起来,附近零散租住的外来打工的人抖下一天的尘烦开始走向街边闲逛,住在花园小区的居民也开始陪老携小走出来购物散步,都市里白天穿梭忙碌的人们此时才显出些从容和轻松来。
于雪眼睛看着货柜上电视里的赵小芸,心里感觉到眼前的王艳与之前在雍那县城时判若两人,以前王艳随父亲来家里吃饭时总是一脸天真灿烂的笑容,总说一些不着边际让人哭笑不得的话语。几年不见,于雪发现现在的王艳变得不苟言笑,聊天谈事时要么是很实在的话语,要么就是一些不想说穿又富有哲理像一个经历了很多的老者一样,变得越来越成熟和世故。但于雪从王艳的变化里和从她不易察觉的伤感里,还有这么好的自身条件却心甘情愿地守着这收入并不丰厚的菜摊儿,于雪感觉到王艳的心里有一种不愿向人吐露的痛楚。有几次于雪询问过王艳这些年来广州的经历,但王艳总是微微一笑,不屑且毫不经意地告诉于雪,说自己在广州很多地方做了很多种工作。当问及个人问题时,王艳毫无意思,只是告诉于雪,说这嫁人如同怀孕,除了种子和土壤外,还要考虑季节和环境,否则不是空忙一场就是胎死腹中,甚至可能遗憾终生,说女人需要男人,千万不要轻易相信男人,特别是进入城市的年轻女孩儿。让头脑简单心思灿烂的于雪听后摸不着头脑。
于雪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和王艳聊着,许久,发现王艳没一点儿反应,扭头看看王艳,只见王艳目光呆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马路对面穗园花园小区大门,于雪随着王艳的目光看去,只见一对夫妇拉着一个约四五岁的小孩儿有说有笑地慢慢走进花园小区的大门。许久,那三个人的身影走进大门后已经在眼前完全消失了,王艳还呆傻般地盯着小区大门里的那头儿。于雪叫了几声,王艳才从沉思中反应过来,她揉了揉眼睛,端起了小桌上的啤酒杯。
“怎么了?你认识他们?”于雪问。
王艳摇摆头,露出一丝浅笑,说:“没事,不认识。”
于雪明明从王艳刚才专注的神态中感觉到那三个人与她有某种关联,也察觉到了王艳感情流露的神态变化和对自己失态后的极力掩饰,但王艳不说,于雪也就不好再问了。
于雪记得自己和王艳坐在这士多店门口时,刚才的场景王艳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她越来越感觉到王艳的身上有一个不想让人知道的谜团,越来越感觉到王艳的内心有一个她自己也很难解开的死结。
作为曾经的朋友和真正的老乡,年龄也只相差五岁,两个人在两个多月的每天相见闲聊中,王艳从没有向于雪吐露过自己所经历过的情感,也从没有向于雪详细地讲解和介绍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各种经历。两个人聊的都是雍那县城那些曾经的人和事还有广州的快速变化,其他则是单身女人在繁华的都市里保持尊严地生存奋斗的种种艰辛。王艳把于雪当作表妹向询问的熟人介绍,她的内心也把于雪当作同在他乡的表妹,力所能及地帮助和开导。
士多店老板陈五平忙了会儿后刚在王艳两人的小桌边坐下,他六岁的儿子从士多店后面穿着裤衩子跑了出来,他害怕地告诉陈五平说床边有一只很大的老鼠。
陈五平是回家陪父母过完年把儿子带来广州的,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了,他不想再给年迈的父母增加负担,也不想儿子孤身一人在乡下学校受同学欺凌。于是把儿子送到了离这里十多公里的一家私立小学,学校的校车早接晚送倒也方便,虽然费用贵些,但陈五平觉得自己节省点辛苦点也值得。
看着小孩子的狼狈样子,于雪一阵发笑,陈五平则尴尬地拉着儿子走进了士多店,王艳看着这个从没叫过妈的乡下小孩儿心里无比酸楚,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和反应。
看着陈五平走进了士多店,王艳看看时间,已经晚上九点过了,她告诉于雪说:“九点了,回去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三
于雪从市场回到自己租住的单人宿舍已经十点了,已经九月了不知为什么天还那么热,她换了短衣短裤拿出水桶去到走廊共用的狭小冲凉房又舒服地冲了一次,然后关了灯躺在那一转身就吱吱响的铁床上。
躺下后的于雪却没有丝毫睡意,任凭床边那台小风扇憋着劲地闷转着。她不知道自己前面的路会怎么样走,对自己的前途看不到一点儿希望。她想起自己十八岁进入部队到现在,六年时间就这样一眨眼过去了,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如果再做一场这样的梦,女人一生最美丽灿烂的一页将从此翻过。每当想起这些,于雪便感到恐惧和害怕。
这时,隔壁租住房准时地传来了女人尽量抑制的呻吟和男人急促的喘气声,还有伴着那吱吱嘎嘎摇动的铁床响声。于雪想起自己忘了一件事,她赶紧从席子下拿出每天都用的棉团紧紧地塞在两个耳朵里。这用厚木板隔开的租赁房两个月来让于雪最难忍受的就是每天晚上的这个时候,她不知道这隔壁扫马路的四川两公婆怎么会有那么好的精神状态,一睡下后便把那事当作必吃的午饭一样。好在三两天带不同女人上来的中年男人住在对面,要不然对一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女孩儿来说确实是无法接受的。
于雪的脑海里那种声音少了很多,虽然偶尔声音大时还是能够听到,但塞着棉团她觉得好多了。可是紧紧塞住的棉团又让她觉得耳鸣和极不舒服,但于雪不理这些,她觉得不塞棉团张耳听着等于在看他们做那事一样难受和尴尬。耳鸣也罢,不舒服也算了,睡意来了就自然睡过去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于雪今晚怎么也无法入睡,脑海里总是浮现自己这些年所经历过的一幕幕,她不停地反思自己,为什么刚刚开始的人生之旅便遭遇到一次次的麻烦和打击?是自己无与伦比的自身条件?是少时父母不和引发叛逆而形成了自己争强好胜的性格?是爱慕虚荣的共性还是急功近利的方式?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还是越发开放的社会?
如花似玉的容颜、婀娜高挑的身材,于雪天生便受到了上天的厚爱,后来的生活也没有薄待她。她生在县委大院,有一个比王艳优越很多的家庭,十八岁那年是小县城仅有的三名女兵之一走进了军营。部队,是一个磨砺人锻炼人也培养人的特殊舞台,然而,军营磨砺了她也锻炼了她,却没有培养她。就在第三年,她在与连队副指导员罗泽刚外出的一次公干时,她轻信了罗泽刚提她为正班长的许诺,甘心情愿地献出了女人视为神圣和生命的东西。天真的于雪把朦胧的情感和希望全部寄托在罗泽刚那张满足后离开的嘴脸上,撕心裂肺的疼痛让她从此失去了少女的纯真和不再拥有的自豪。可是后来罗泽刚为了避开与她的嫌疑自己转为正职后,不但与她形同陌路还把她从行政班调到了通信班。倔强的于雪选择了用汗水忘记昨天,用成绩争取培养,她不想把军营难得的锻炼成为以后的一种记忆,她不想和人家一样成为这个舞台上一个匆匆的过客。可没想到在第四年,女兵退伍的名单上她的名字排在首位……于雪愤慨而忧伤地回到了雍那县城。
于雪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她想隔壁俩公婆那事应该做完了,于是便从耳朵里拿出棉团。她不明白这扫马路快四十岁了的两公婆白天扫了一天马路,晚上一睡下就热衷于做那事,而且时间还挺长,也不觉得累,明知是木板隔的房也不怕影响人家。还有对面住的那三十多岁在针织厂做厂长的中年男人,一看就是有家室的人,每次上来身后都跟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儿,而且三几次又变一个。她搞不懂,这厂长回家还有老婆,天天如此这精力也太旺盛了。这都市里的男人白天上班后晚上回家总是一脸的疲惫不堪,总是说工作忙压力大,莫非都是做这事累的?
于雪睡不着,又想起了自己。
于雪凭着部队回家的花环和母亲的活动不久便进入了县城的新华书店,见识广的母亲认为在这多变的时代,国有的书店也算靠得住的单位之一,她觉得社会不管怎么变革,这书到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不是有个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吗?单位是可以,可这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却不理想,难道自己花蕾般的青春就在这满架的图书下度过?孤单寂寞的环境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清苦闲闷的岗位完全是四十岁以上的人干的事,于雪苦恼忧闷。书店经理是个四十岁的中年人,以前在县城一中做校长,由于与一年轻女教师有染被他老婆闹得学校不得安宁,上头无奈才把他调到书店当经理。经理也算个文化人,文化人一动歪念眼睛比任何人都厉害。他一下看出于雪的忧郁所在,便经常跑来这极少有人来的图书管理室,与于雪谈人生谈理想,并许诺“适当”时把于雪调到办公室任主任,让彷徨苦恼的于雪一下看到了希望。经理按照计划终于在一次于雪醉酒后,以照顾下属为名爬到了她身上,又一次闻到了野花的芬芳。可不知道为什么,不久就被经理老婆察觉出异常,当面指责并警告于雪还大闹单位。脸面和性格都难以接受的于雪一气之下不再上班跑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