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准批评我,但我要怀疑你——偏执型人格障碍(2)

宁安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谈最新章节!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我们且称当事人为小C。首先,小C的做法对不对呢?肯定是不对的!不仅不对,而且无知。且不说别的,小C的偶像和C罗这两个人从各种意义上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啊,能把他们放到一起比已经很奇葩了,居然还能说出来这样的话。其次,足球是世界级的运动,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不能语出不逊。另外,如果有人蔑视你的偶像你肯定生气,那么,你也不要蔑视他人的最爱。

    所以,小C的言论肯定是欠缺思考的,确实容易让人心生厌烦。

    但是,只因为这么一句不当的言论,小C就要受到如此的攻击吗?

    在网上,网民们对其进行道德审判,并用“爆吧”的手段对其制裁,充分发挥了“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隐藏在电脑背后,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偏激、无聊,将语言暴力发挥到极致。有的人并不是球迷,也并没有自己的立场,只是顺应“潮流”、跟风而上,在一派狂潮中宣泄着自己的压力。

    不止如此,网民们还将其个人信息“人肉”出来并公布,煽动更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其进行监视、威胁、谩骂等。

    网络暴民有几个特点。一是轻信谣传,不负责任。他们往往并不知道事件本身的真假,而是听到这样的言论,便马上加入声讨大军之中,口诛笔伐,决不轻饶。二是“道德感”“正义感”上身,从“道德”等高层次对人进行批判,身负“正义感”,认为自己是在为“道德”和“正义”辩护,因而口不择言,愤怒蛮横,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三是矫枉过正,本来只是想要纠正某种言论或者行为,结果言辞偏执,手段激烈,反而造成了不良影响。四是分不清网络和现实的区别,网络暴民往往擅长“人肉”搜索,将事件的当事人掘地三尺地挖出来,连同祖宗八辈都调查清楚,然后在现实世界中对其进行谩骂和伤害。

    网络暴民离开网络,脱下那层冰冷而狂热的面具,都是些什么人呢?学生、上班族、工人、小老板……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甚至是平时很宽容爱笑的人。可是,同样是这些人,一旦披上网络的外衣就很容易用语言暴力的形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因为,没有人知道网络的那头是谁,就算知道了,毕竟法不责众。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人们很容易化身为网络暴民,成为网络上的偏执狂。

    【解答】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解药:学会信任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认知偏激,总是会有很多不合理的观念,如“所有的人都在针对我”“睚眦必报,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只有我最正确”“别人都不能比我好”等。这些认知模式是必须要被修正的,其中的不合理部分一定要被摒弃。

    例如,“所有的人都在针对我”这种想法,你应该换一种角度来看,实际上是“我在针对所有人”。“睚眦必报,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换一种角度看,实际上是“睚眦必报,心胸狭窄,实际上我已经输了”。“只有我最正确”,换一种角度看,实际上是“并不只有我最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别人都不能比我好”,换一种角度看,实际上是“过分嫉妒别人,是因为我没办法做到比别人好”。

    在看到了自己的想法背后的潜台词后,你可能感到无法接受。那么,你首先应该平静下来,仔细思考,看看是不是这样。“所有的人都在针对我”,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你就有一个大前提,即你是所有人围绕的中心,被所有人严重关注着,他们关注着你的一言一行以研究如何针对你。事实呢?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你并不是所有人的中心。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你对所有的人都怀有敌意,真正的敌对的源头在你自己的心里。

    请分析上面的每一个观点,剔除其中的不合理观念。也请你将自己的认知一一列出,看看其中是不是有一些偏激的观点,将它们转化成为合理的观念。

    在修正了认识模式之后,你要收缩一下你那膨胀的自我感,学会低头与谦卑。首先去向你的父母和爱人认错吧,这么多年你对待他们的方式都那么偏激,从来都没考虑过他们的感受。你应该向他们承认自己确实有做错的地方,希望求得他们的原谅,并且表明自己要改正的决心。

    其次,学会建立信任关系。也许你已经习惯了怀疑,忘记了什么是信任。建立信任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坦诚。尤其是在与父母、爱人的亲密关系中。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就开诚布公地说出来。你可以告诉他们你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要听听他们是怎么想的,不要一谈到触及你神经的敏感问题就马上暴跳如雷或者全部推翻。他们是站在你这边的。你一直用偏激的方式对待他们,恐怕你不止一次地伤害过他们,而他们还是你的家人,这绝对就是真爱了。所以,你一定要和他们深入沟通,重新构筑彼此的信任。

    接下来,你应该增强安全感。以往,你总是通过敌意、怀疑、攻击别人来获得安全感,你觉得那样的自己很强大。可是,事实上,那样的你外强中干。你的怀疑和敌意正是你缺乏安全感、自身不够强大的表现。你需要的不是外表的凶悍,不是对别人的攻击,而是内心的强大。你已经有了父母、爱人的支持,你已经获得了你的第一层堡垒。接着,你应该可以继续修筑你的堡垒,用你对他人的友善,用你的工作能力的提升,用你的努力奋进等。你会发现,自己经营的安全感,比从别人那里抢夺来的安全感要可靠得多。

    你还应该提升你的社交能力,懂得尊重与感恩。不论是同学也好同事也好,在一起学习或者共事都是一种缘分。你应该感谢这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他们有的给了你很多帮助,有的则会给你上生动的一课,有的萍水相逢,有的却陪伴多年。虽然平时摩擦吵闹都是少不了的,但是这也正是生活的乐趣所在。

    【生存法则】

    利用6种效应告别偏执狂

    1.安泰效应

    古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是安泰效应。安泰效应指的是,许多能力都要在相应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来,一旦必要的条件没有了,那么这些能力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在现代社交环境中,安泰效应往往指的就是要学会合理地依靠他人的力量,否则自己的能力就无法顺利发挥出来。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紧张、多疑、易怨恨,常常曲解身边人的意图,因此,经常与环境格格不入,无法融入到群体中去。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应当明白,自己也是集体中的一部分。很多事情如果能够借助集体的力量,则会事半功倍。

    2.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也叫作“向上爬原理”,指的是组织习惯于对在某个岗位上表现较好的员工给予晋升的奖励,员工也往往尽可能地抓住晋升的机会,“向上爬”。但是,在某个岗位上表现出色的员工在得到晋升后,并不能胜任新的工作,很有可能碌碌无为,甚至带来损失。比如,有的销售员舌灿莲花、业绩一流,却不会处理管理类的工作,一旦晋升其为销售团队的负责人,这位销售员本身的销售长项不仅被掩盖,个人工作压力直线上升,还会给整个销售团队的正常运作带来阻力,对于个人和集体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晋升。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时常处于怀疑的状态中,并对身边的人抱有敌意,好胜心强,可能会过度追求晋升带来的成就感。但是事实上,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更应该在擅长的领域内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否则,一旦到达一个与自己不相称的位置,就会增加紧张、疲劳、怀疑、易怒等情绪,且不论对他人的影响,仅对于自身而言,不良情绪的增加会导致紧张、焦虑、过分警惕、孤僻,甚至会产生妄想。

    3.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就是拆屋效应。你先提出一个很过分的要求,在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再提出较小的相对合理的要求,就很容易被满足了。

    拆屋效应是一种心理学“计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如,你想要去朋友家住一个晚上,你觉得按照妈妈的个性一定不会同意。于是,你说:“我要去朋友家住一个礼拜。”这时候,妈妈当然是坚决反对的。然后你提出:“那我就去一天吧。”因为和一个礼拜相比,一天是小而合理的要求,那么,妈妈做出让步的可能性就很大。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因自身的多疑和自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摩擦和怨恨。在运用拆屋效应之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适当掌握话术,减少自身的攻击性,与人较好互动。

    4.达维多效应

    对于企业来说,必须不断让自己的产品更新换代才能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获得更高的利润。这就是达维多效应。

    这一点在电子产品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就苹果而言,为了保持自己的行业领先地位,它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它的旧的产品并不是不能用了,如iPhone 4现在依旧可以使用。在经历了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S之后,现在iPhone 6一面世,就迅速在全球引发了抢购狂潮。

    对于个人来说,达维多效应同样适用。只有时刻自我超越,才不会被别人超越。只有自己不断刷新纪录,才能一直保持领先。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敏感多疑,认为他人总是意图对自己不利,从而让自己紧张失眠。那么,只要让自己比之前更加优秀,不论是谁都不能伤害到你。同时,患者将精力用在自我提升上,也就减少了怀疑和怨恨别人的时间。

    5.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他准备了一些有意思的智力题。实验开始的第一个阶段,所有被试者统一无奖励地答题。在第二个阶段,被试者分为两组,第一组解开一题可获得1美元奖励,而第二组继续无报酬答题。第三个阶段为休息时间,所有被试者可以自由活动,然后看他们是否愿意继续答题。

    事实证明,第一组在第二个阶段有奖励的情况下非常努力,但是到了第三个阶段继续答题的人很少。这表明兴趣和努力都下降了。第二组在始终无奖励的情况下,到了第三个阶段,则有较多人愿意在休息的时间继续答题,即表明兴趣和努力都在提升。

    这个实验说明,在一项活动能够给你带来内在报酬的时候,如果同时增加了外在报酬,那么工作动机反而会下降。很多人拥有一项爱好的时候非常满足,但是当爱好成了工作之后,反而失去了之前的兴趣。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在从事一项活动的时候,更加应该关注其内在报酬,也就是心理满足感。在关注内在报酬而从事活动的时候,内心将获得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有利于让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关注自身,从而减少对他人的怀疑和怨恨感。

    6.投射效应

    有个成语叫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的就是一个人心胸狭窄,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也以为别人都是心胸狭窄。这就是投射效应。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将自己的感情、心态、想法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忽略事实,在认知过程中将自己的这些特性强加于他人身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爱嫉妒,就会认为他人也爱嫉妒。一个人喜欢某位明星,就会认为别人也都喜欢,并且对于不喜欢此明星的人完全无法理解。一个人有某种想法,就觉得他人也应该有这种想法,就算自己不说出来,他人也能明白。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认为他人对自己抱有敌意,往往是将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投射出去,因此才会觉得人人都对自己有敌意。自己潜意识中觉得自己某些地方做得不足,也会将其投射出去觉得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们是在诋毁自己、嫉妒自己、排挤自己。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源自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投射。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应该尽量平复自己紧张激动的心情,将猜疑的内容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照,看看是不是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之后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