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残庙·古碑

孙喜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荒村拾遗最新章节!

    题记:西村是隶属于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的一个自然村,嵌在丹河边的山崖畔,精致、紧凑、小巧,有着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美丽。西村最靓的建筑要数那座古朴的门楼子,看上去是翻修过的,铁锈红的颜色很新鲜。

    西村和城则村一样,是樊姓家族,但和城则村的樊姓没有姻亲关系。

    从门楼下的拱形门走进村里,有热心的老乡先带领我们看了村里的古庙,庙里值得一看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和其他村落的古庙是一样的命运,除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破坏,剩下的碎片也在近些年陆续被盗,包括庙廊下的雕花柱础也无一幸免。偷盗者是很有经验的惯盗,把雕花柱础盗走后,为了避免庙宇倒塌,在原先的位置上用砖头垫了起来。据村民们说,这些柱础后来找了回来,堆放在了庙里,没过几天又被偷了,连四根柱子一起偷走了。据说盗贼是高平人,被逮着后,手上带着铐子来庙里指认。贼是抓住了,但东西却不知道转卖到哪里去了,庙宇正殿墙壁上的彩画只剩下了一点隐隐约约的痕迹。老戏台下面的墙壁上砌有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重修庙宇的功德碑,字迹尚可辨认。

    西村和中国所有的农村一样有过自己的繁荣和衰败,经历了“土改”,互助组、初高级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卫星上天、大炼钢铁,三年困难时期,土地承包制,如今全村青壮年同样都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户老弱病残,同样面临房倾屋颓、土地荒芜、人口锐减……从古庙出来,东转西转,来到一家建筑高大的住宅前,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妇人,叫胡润平,满头银发,身板硬朗,手上带着一只沉甸甸的银镯子。老人八十六岁了,看上去也就六十来岁的样子。

    胡润平老人指着这座宅子说,这座院子原先都是我家的。问询之下,得知胡润平老人当年的成分是中农,我奇怪有这么一座大宅院的人家,怎么会不是地主。老人解释说,那时候她们家听到风声吃紧,早早就把土地和房屋送人了。因此才逃过一劫。

    在老人的带领下走进了大院,介绍说:“这座院子原来可好了,这厢是牛,那厢是马,有格灵(松鼠)吃葡萄,有富贵牡丹,花花朵朵可好了,‘文化大革命’都给红卫兵砸坏了。”

    江山没有恒主人,富贵人家的房屋土地一样没有恒主人。这座房屋土改的时候被分给了他人早已易主,胡润平老人在回忆当年盛况的语气中多少带有些不舍和怀旧。

    这座大院是泽州县境内常见的四合院,谈不上豪奢,却也自有一派富贵气象。建筑的古老,证明了西村富户曾经拥有过的华丽岁月。而精美的木雕石雕,每一个细节都是旧主人当年儒雅的记载。

    老房子大门的大梁上有毛笔写着:“中华民国十四年岁乙丑,户主樊德率男敏创修门楼一间,择吉于七月十八日吉时上梁,木工李明书、李魁明、李文堂,玉工王友殿(?)、李天赐、骆金义,自修之后,保合宅人口平安,田蚕茂盛,五谷丰登,永为记耳。”

    院子里大门两边有石刻的一副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据现在的房东介绍,从前的房东祖上曾经当过河东道台,如今古旧的房屋只剩下了框架结构,原先的花窗大部分都换成了毫不讲究的方格木窗,见证了农村由繁入简的历史演变,记录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是如何由精细雅致的讲究蜕变为粗鄙简陋。

    胡润平老人的娘家在芦坪村,老人说芦坪村如今已经房倒屋塌,只剩下三户人家了。老人的孩子都在外工作,八十六岁了一个人生活,这么大年纪的人,家里照样收拾得干干净净。

    刚下过雨,屋子里的地上有些潮湿。我问胡润平老人腿疼不,老人说不疼,去地里间苗蹲一天腿都不疼,除了有些耳聋,浑身上下没毛病。逢年过节,国家给些米面油,孩子们不时也有接济,一个人的日子,足够了。老人很知足,很乐观。

    西村樊氏的富户,庙号叫“至诚堂”。关于“至诚堂”的前世今生,村人已经说不大清楚了,只知道在“土改”的时候“至诚堂”的土地房屋都分给了贫下中农,他们住进了穷人的土坯房。族人有被镇压的,有挨斗坐牢的。直到改革开放,“志成堂”后人的命运才有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