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盖棺论盗最新章节!
道家讲自然,佛家说因果,一切皆因巧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回首忆往昔,会发觉很多事互为照应。
或许相隔时间很长,长到足以废掉几代人的光阴,但是终究会回来,就算当事者已经不在人世。
我猜想这便是轮回。
若不是眼前这位老人凭借着超凡的毅力活过一个世纪,我想天禧宝盒的秘密早就随着他入土为安了。
或者若不是他父亲临死之前念念不忘,这段记忆也会随着百年岁月逐渐消亡,好在一切皆为因果。
公元1894年,也就是清朝光绪甲午年间,北京城四处张灯结彩,只因为一件天大的喜事——老佛爷寿诞。
老佛爷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到如今恰是一甲子,就算是平常人家也要摆席庆贺,何况是当时清王朝真正的掌权者?
因此北京城内喜气洋洋,从西华门到颐和园几十里长的大道两旁,都按照老佛爷吩咐沿途点缀,临时搭建的经坛、戏台、彩殿、牌楼数不胜数。
来念经的僧道、唱戏的戏班子蜂拥而至,北京城内顿时人满为患。
老佛爷过寿,当官的自然要来贺寿。无论你是军机翰林,还是道台知府,只要你还想捧人家的饭碗,砸锅卖铁也得来。
来贺寿自然要拿礼物,礼物光是值钱还不成,老佛爷可是大清王朝的掌权者,天子富有四海,跟老佛爷拼财力,纯属找死!
送礼历来就是大学问,给老佛爷送礼既要值钱还要讨巧,这可把当时的各路官员难住了。
时任江宁知府的刘名誉早在半年前就开始筹划此事,可是想来想去,也没想到合适的礼物。
正当他为此事一筹莫展之时,匡师爷为他出了一个主意。
据匡师爷所说,苏州有一名民间匠人姓张,世代制锁,手艺精湛,若是让他花心思为老佛爷设计一把锁,说不准能够讨得欢心。
刘名誉在见过此人手艺之后,也是大为折服。赶忙命人找到当时最好的工匠赶制了一个檀木盒子,并在上面雕刻云纹福字,最后将盒子交给张姓匠人,命他在盒子里面加上一把锁。
张姓匠人听说是给老佛爷的寿礼,自然不敢怠慢。若只是一把平常锁,肯定难讨老佛爷欢心,没准还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于是张姓匠人挖空心思,最终决定按照祖上传下来的图谱制作一把九宫连环锁,经过三个月的日夜赶工,终于将锁制成,连并盒子一同交给江宁知府刘名誉。
刘名誉在拿到盒子之后,按照匠人的指点打开盒子,顿时眼前一亮。
只见盒底有一跪地小金人,在盒子开启的同时慢慢站起,手中还捧着一柄玉如意。
如此手艺,确实堪称一绝!
想来老佛爷见到此宝之后也是大为开心,于是赏赐匠人白银五百两作为酬谢,并给盒子取名“福寿匣”。
匠人在得到赏赐之后,连夜举家逃亡,因为这盒子其实另有寓意。
当时正是甲午年间,大清朝实际上已经是千疮百孔,百姓民不聊生。慈禧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光是白银就花了近千万两,根本不顾百姓死活。
张姓匠人对慈禧也是怀恨在心,但是不敢当面拒绝,怕牵连族人,于是才费尽心思设计出“福寿匣”来暗讽慈禧。
原来盒子中的小金人寓意“小人”,指的就是慈禧本人;跪在地上是在暗指慈禧祸乱朝纲,是国家的罪人;至于手中捧得玉如意,其实是暗指“小人得意”。
江宁知府刘名誉哪里会想到这一层?
看到匠人的手艺之后大为惊叹,于是赶在老佛爷寿礼之前就将盒子送到了内务府。
果然不出所料,慈禧在看到这盒子之后甚是欢喜,不但给了刘名誉大量金银赏赐,还特意赏赐了顶戴花翎。
顶戴花翎原本有功之臣的一种特殊赏赐,刘名誉做梦都没想到,一个“福寿匣”居然能换来如此恩惠,自然是感恩戴德,激动万分。
老佛爷在寿诞之后,依然对盒子爱不释手,每天拿在手中细细把玩。
李莲英深谙慈禧的心思,就建议将盒子稍加改动,将另一件稀世珍宝夜明珠放入其中,这样老佛爷就能两全其美,随时把玩两件宝物。
慈禧听完之后大喜,赶忙命人按照李莲英的吩咐去做,将盒子中的小金人去掉,放入了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
盒子改好之后,慈禧甚是满意,但是觉得“福寿匣”这个名字似乎不再适用,于是将盒子改称“天禧宝盒”。寓意天降宝物于慈禧。
根据内务府的记载,天禧宝盒与其中的夜明珠在慈禧死后一同葬于定陵。
定陵?
夜明珠?
扯犊子!
要不是让球球给盒子做了扫描,没准真被这个日本老妖怪给忽悠住了,盒子扫描结果直接戳穿整个故事。
首先,盒子里面的东西肯定不是夜明珠,扫描结果已经显示里面装的是一张或者几张丝织品,除非瞎子,要不谁会将丝织品跟夜明珠弄混淆?
其次,按照故事所说,天禧宝盒是送给慈禧的寿礼,但是扫描结果已经显示盒子的底层有自毁机制,里面装的液体很可能是硫酸。
当是的江宁知府刘名誉缺心眼?
送给老佛爷的东西里面装硫酸?
想让老佛爷毁容?
别说顶戴花翎,脑袋都得被拧下来当球踢。
最后,如果真如故事所说,这东西最终的归宿是慈禧定陵,怎么成了我的家传至宝?
难道我不姓傅,我姓叶赫那拉?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定眼前这个日本老妖怪在跟我扯犊子,至于目的,暂时还不甚清楚。
“老爷子!不瞒您说,我都找人扫描过了,这里面装的根本不是夜明珠,您老弄错了吧?”
此时我心中非常气愤,但是毕竟是百岁老人,总不能指着鼻子骂:你丫的别跟我扯犊子,我都他娘的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换句话说,我还得求着人家开盒子。
老人听完,笑了笑,皮肤干枯的像一块老树皮,皱纹深深的印在脸上。
“我都说了,这里面原本装的是颗夜明珠!”
原本?
老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特意在“原本”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什么意思?
难道这东西还有人打开过?
果真如此的话,倒还是有可能。
“你姓傅?”老人开口问。
我点点头。
“巧了,当年那个开盒子的人也姓傅!”
我心中一紧,第一反应就是我爹。
“傅红兵?”
我皱着眉问道。
老人摇摇头!
“那是谁?”
“哎,恐怕这还得问你啊,当年开盒子的人不是我,而是我的父亲......”
原来老人名叫张春堂,他的父亲叫做张暮缘,“譬如暮春朝露”是家谱中的排字顺序。
老人之所以知晓天禧宝盒的来历,是因为故事中的张姓匠人就是老人的祖父张譬佑,字金锁,因此也叫张金锁。
张家祖籍苏州,从清初开始学习制锁工艺,到雍正二年家族中出了一位天资聪慧的族人名叫张鸿宝。
张鸿宝年轻时天资聪颖却无心制锁,醉心于奇技淫巧,每天在家研究稀奇古怪的各种玩物。
但是制锁是家族手艺,耳薰目染之下,虽不精通却也学得七七八八。
成年之后,张鸿宝开始接手家族制锁产业,因为他对奇技淫巧研究颇深,所以竟然将锁的内部构造按照八卦五行加以演变,最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门类——宫锁。
最开始张鸿宝由于制锁技艺有限,只能制作出单宫锁,后来随着制锁技艺的加深,慢慢制作出“双宫锁”“四宫锁”。
到了张鸿宝晚年,制锁技艺已经登峰造极,再结合奇技淫巧八卦五行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款无比复杂,精妙绝伦的九宫连环锁。
此锁复杂无比,天资愚钝的后人根本无法复原,所以一直被记载在家族制锁图谱中。
直到光绪年间,刘名誉找到张家后人张譬佑给老佛爷做贺礼,张譬佑知道如若是寻常工艺很难过关,于是才重新翻出九宫连环锁的图谱开始仿制。
让张譬佑吃惊的是,张鸿宝发明的九宫连环锁根本无法仿制,其内部结构过于复杂多变,又多与八卦五行相关联,因此最终张譬佑不得不将当年张鸿宝亲手制作的那把九宫连环锁加以改进,放进天禧宝盒中。
此后张家居家逃难,先是流落山东,最后逃至河南。
清帝退位以后,为了生存才不得不搬到北京城,在此扎根立足,以制锁开锁为生。
张家后人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家传至宝九宫连环锁,没想到来到北京城没几年,便再次见到这件家传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