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大宋武夫最新章节!
靖康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开封府中,徐秉哲恨恨的说:“梅执礼把官家的恩义都抛之脑后了吗?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在这一天,朱皇后终于接受众臣推戴,让太子赵谌监国,皇后垂帘听政。而梅执礼也拒绝徐秉哲的要求,梅执礼回答:“百姓空虚,无从征集,故难从命!”
而且告诉徐秉哲,现在皇宫和户部各个内藏库,包括大内、龙德宫、左藏库,京师上四库等各处府库,共有金锭三百万锭,银锭一千万锭,帛和各类为动用的绸缎一千万匹,珍珠玛瑙翡翠等珍宝“未见实数”。
但这些府库都已经被查封,没有枢密院的命令,休想走出一钱银子。
徐秉哲见梅执礼毫不配合,只能去求助于太宰何栗,何栗想办法给了中书侍郎王孝迪一份手札,以王孝迪雍为“根括使”,督促汴梁百姓把犒设拿出来。
开封府勒令权贵、富户、商民全都出资犒赏金军。
汴梁商业繁华,商业集中的市集称作“坊”,在围城三个月之后,仍有二十三坊在稳定运营。平均每坊摊派到金四十五万锭,银九十万锭,丝帛四十万匹。对家产不足十贯的贫民,“网开一面”,只要缴纳黄金百两。
命令一下,开封府的衙役们立即出动,四处捕人,凡不缴纳金银者,一律拉到衙门大刑伺候,在按户,按人头,按官阶缴纳了金银之后,才会放回。
开封府的衙役们出击了,但有些地方,比如都门禁军以往的驻地,由于很多禁军的都拿营房做生意,因而也形成了“坊市”,这些地方去了,就被禁军家属和商人们仗着枢密院的势打将出来。
现在的汴梁,成了两套官府机构并行不悖。一套以枢密院为首的两河道宣抚司,以抗敌为第一要务,另一套是以诸位宰执在后面支持,开封府为执行机构,专门筹措赎回皇帝的犒设。故而史称“府院之争”。
由于枢密院主要关注的是对城外敌人的抗击,而汴梁城内的管理正是开封府当管的事务,因此在这场“根括”刚开始的阶段,枢密院没有料到徐秉哲等人公然会在城内根括,从而部分百姓遭遇了巨大损失。
汴梁城内倾家荡产,投井上吊的百姓不可胜数,衙役根括时又烧屋赶人,往往将一排住宅都烧掉,百姓们到大相国寺避居,二月二十八日晚天气骤然转寒,大相国寺内的难民啼嚎饥寒,一夜之间冻死万余人。
这天夜里,开封衙役冲进徐老爹家中,当即张榜索要黄金一百锭。徐老爹在樊楼里有个茶铺儿,而且有点茶一绝,连太上皇都对他的点茶技艺赞不绝口,但衙役不管这些,冲进徐老爹屋中就开始搬东西,徐老爹要上去阻拦,却被推倒在地。
衙役们看见金银器便收纳起来准备上交,而别的实用的物事,便要自己拿回家去,占些小便宜,把徐老爹屋中珍藏的茶砖打得粉碎。
徐老爹嚎啕大哭:“真正的宝物就被竖子毁了。”
恶狠狠的差役们一齐动手,翻籍倒筐,乱捧乱踢,还在室内挥舞皮鞭,把徐家的人赶来赶去。徐老爹惊鸿不忿,待要上前去与衙役理论,一鞭早已飞来。正好打在他左颊上,顿时肿起一条血痕。
这里正在纷扰之际,忽然门外喧声大作,大门倏地打开,一个矮矮小小,髯发蓬松,却生得结实健壮,双目炯炯有神的老头,提一盏灯笼,灯笼壳上还画着一枝水墨杏花,称为杏花灯,领头走进。
跟着百十个老百姓,也都提着灯笼拥进门来。
他们都是徐老爹的街坊邻居,也有一部分住得远些。他们听到隔壁的喧闹叫喊,就聚拢过来。
“你是何等样人,敢到这里来扰乱本府公干?”
“俺是个小小的染匠,人称何老爹。今日率众来此,就要看看你们如何行事。休道老百姓干涉官府,你们平常净干些鸡鸣狗盗之事,有天没日,人心难容。今天凑巧,狭路相逢,就想跟你们算算这笔帐。”
老头嬉笑怒骂一番,旁观者都帮腔叫好。
“反了、反了!你们快上来把这老泼皮捆上,送府严究。”
“谁敢碰何老爹一根汗毛,俺就与他拼了!”一个精壮汉子,越众踏前一步,怒目瞪视。两名差役不识高低,手舞皮鞭,要想把他赶开。只见他两掌轻轻一翻,就把两个狗头摔倒。
忽然有个差役认出了这个精壮汉子是谁,恐怖地喊出来:“他是小关索李宝!”老百姓们也呐喊助威道:“小关索李宝,小关索李宝!”有人说“他就是东京城里鼎鼎大名专抱不平,专打贪官赃吏的小关索李宝。”
几十名差役一听说是李宝,吓得一齐转身,就想夺路而逃。
“哈哈,哈哈!”何老爹得意地大笑,指着门外道,“你们几个狗贼,放眼看看这镇安坊多少人,今日一家你们也休想抄掠。”
这里门外涌来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多数是店铺作坊的伙计、工匠、沿街叫卖的小贩,也有店主、士子、太学生,一部分巡街的禁军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使队伍的进行通行无阻。
他们或手提灯笼,或高举火把,把镇安坊一带照耀得满天通红,到达徐老爹家门口时,大家高呼:
“狗贼,要做金贼的走狗吗?”
“打死这些走狗。”
开封府的班头见机得快,赶紧招呼手下狼狈逃窜。
徐老爹,何老爹,小关索李宝几人商议。
“老头子听那几个衙役说,是奉索虏元帅的命令查抄,只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老爹莫怕,他们来一次,吾李宝就打他们一次。”
“他们还要去别处查抄,你小关索都能打的过来吗?”
“那咱们去宣德门磕阙,现在太子监国,要与索虏打到底,定不会让他们胡来。”说书人陈夫子说道。
这里很多人都参加过去年的宣德门磕阙,那一次磕阙后,官家就召回了李纲和种师道,于是众人都觉得这办法管用。
于是,第二天,一群衣缕阑珊的百姓来到登闻鼓院,登闻鼓院虽然是一个吸取民意的开放性的机构,它和东京大大小小几百个官署一样,早已浸透了腐朽霉烂的官僚气。
这时,早过了应卯上班的时刻,宫署的大门还是闭得沉沉的,署内办事的官吏寥若晨星,对门外陆续到来,已逐渐多至数百人百姓队伍还置如罔闻。
等到百姓已经超过千人的时候,李宝先提起鼓槌,用力在鼓上击上一阵,这登闻鼓果然发音洪亮,一声声、一槌槌都敲进东京人民的心里,召集来更多的百姓参加集会。
两个时辰过后,参加的百姓越来越多,不但附近的过路行人,远住在城西、城北的居民也都闻风赶来,参加义举。现在人数已不是以千计,而要以万计了。镇安坊的街坊们在这支队伍中占的比例已微不足道。
来襄成义举的百姓多数是一般城市居民,其中有店铺主、作坊主、各行各业的行头、行老、小商贩、手工匠,各色手工艺人以至酒肆饭店的博士、铛头、行菜、过卖,官府人家的押番、门子、轿番、小厮儿、火头等等。
参加行列中的还有闲散的小官吏、士兵和低级军官。僧道缁流等出家人,虽然出了家,却并未“出国”。在这个行动中,大多仍然六根未净,关心大家关心的事,纷纷走出庵庙寺观,赶来参加。
邀许多不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行业,百姓集合在一个统一的行动中,绝不是有人在事前组织,或者临时动员号召,更加淡不上有人在暗中操纵。
没有哪个人有这样大的能量,能够把这么多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中集合起来。他们大多数是自发而来的,史载“不期而会者数十万人”,“不期而会”。
如果说,以往汴梁的百姓,对金贼只是出于“忠君爱国”的模糊感情,或者对未开化的野蛮的恐惧,而支持官兵抗战的话,那么从这一刻起,抗战就成为与汴梁每一个百姓生死攸关的事情。
人人都已经知道,如果与金人讲和,如果让金人踏入这座城市,那汴梁的每一家每一户,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千百万百姓的行动指南,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信念一句简单的口号。“绝不贿敌”,就是这样的一个信念,一句口号。在百万户东京人民中有九十多万人都成为主战派。
这是因为人民百姓积累了千百年的经验教训,最后得出了一个惨痛而有益的结论:对于来犯之敌,只有坚决抵抗,把他们打败、消灭才有自己的生路,其他谋和、妥协、投降都是死路一条。
他们把复杂的斗争简单地概括成为一个信念、一句口号,那就是:禁绝根括,绝不贿敌。
东京人民在升平时节曾经是浮华的,脆弱的,追求虚荣和享乐的。
但是在战争的考验下,他们坚强起来了。三个月的围城,苦战,粮食的匮乏,金国贪婪的勒索,和主和官员恬不知耻的根括,让他们懂得国家和民族在受到压迫和侵犯的时候,应当怎样保卫自己的尊严与生存。
这时,内侍童穆从宫中出来,站到一处高台上:“监国均旨,百官百姓接旨。”
求红票、收藏、评论、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