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问题

中克希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工业之流光岁月最新章节!

    理想很好,然而国家层面之所以把这个项目拿出来要各大科研院所来做研究,就证明国内肯定是存在一定技术缺陷,很大程度上来说,汪正国猜想就应该是来自材料方面,这树脂透光材料也分种类,光学级别的透光材料更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的廉价材料还真不一定就能满足使用要求。

    那么材料这东西说起来,确实是后发工业国家的短板之处,还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基础学科,都可以算是后发工业国家的短板,要想补齐这些,没有个上百年的持续积累,或者发一笔横财之类的经历,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而要说现在的共和国嘛,至少还是要差那么几十年的火候。

    汪正国不多想都知道,共和国在上一位面都是快要到九十年代了,才有树脂光学镜片在市面上大规模销售,国产的树脂镜片,那铁定就更往后才会出现,这就表明该技术在八十年代,国内要想只靠光学工程领域的力量,几乎是很难实用化生产制造,除非在化学材料领域也加大投入,这倒是有可能搞出来。

    “教授,这项目好是好,只不过现在国内有能够满足光学镜片级别所要求的透光树脂材料吗?”

    汪正国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现在实验室一时半会儿没法解决硬件问题,而且就这个课题本来说,就算拿到手也是天坑一个,倒还不如赶快劝劝刘教授。早日脱身,另外选一个对实验室硬件要求低一些的项目来下手,大不了就是单个项目的经费少一点而已。

    有的时候,小步快跑实际上也是一种发展进步的好方法,只要能够慢慢地让实验室硬件基础好起来,至少汪正国觉得这是值了。至于自己准备眼镜片生产工厂的问题,那边倒是好说,就算没有树脂镜片,就靠着之前的硅酸盐玻璃快速研磨技术,再加上整个市场需求的爆炸式增长,要实现早期资本积累也不成问题。

    若是能够建议国家早一些在材料领域重视起来,最多也就是一两年时间,只要那边材料技术取得突破,树脂镜片项目就可以再次上马,到时候依旧是炽手可热的技术,所以晚做出来一点也无妨。

    汪正国有自己的见解,碍于现在自己是学生的身份,肯定不能说的太直接,作为助手、学生,你公然质疑教授的决定,丫还想不想混了,学校这种地方,别的都还好说,老师的权威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做很多事的时候,你都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也是伴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刘教授陷入了沉思,若是国内真的没有能够满足光学镜片所要求的原材料,那这还研究什么生产工艺问题,直接就是镜花水月。老问题没解决,现在又冒出一个新的问题,这个项目真的不适合拿下?

    左思右想,好像行业内的消息也确实没有哪家单位说国内有这方面材料技术得突破,难道这项目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可行性?

    “经你这样一说,我也发现这项目的问题还真不少,看样子是有些不太合适。材料国内暂时没有,国际采购更不可能,我看这个项目压根儿就不适合现在提出来立项,还是马上建议上面,看能不能先把材料问题解决之后再说后续的。”

    就这话刚说完,在汪正国的惊讶眼神中,刘教授是真的从抽屉里拿出了文稿纸,开始刷刷地写信,这是真的要打算往上级部门反映问题的动作了,还真的是有些.....

    也罢,既然刘教授自己有事要写材料,那么今天的实验肯定就不可能了,自己这个助手的工作还真是出师不利,第一天就这样干坐着,而且就算没事儿做,也绝对不能跑出去干自己的事。当然,这时候的汪正国还真没有什么私事要做,陪着教授一起“浪费”时间也无所谓。

    不得不说,这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动作确实很麻利,仅仅是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相关的问题全部理清楚,确定没问题之后,直接就给汪正国派出了今天的第一份跑腿打杂任务:寄信。

    “相关问题我都写在这里面了,你下午出去的时候顺便帮我把信寄了。这个项目我看国内其它单位应该也不会有人接,现在整个行业的树脂材料都还没有可能达到精密光学玻璃所需标准,我敢说,国内民用单位生产的材料是肯定达不到要求。至于军用单位,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但即便是军用单位有这个能力,那么他们自己也应该早就做了这方面的研究,要知道他们的科研能力比起我们这小实验室好太多。”

    平常话不太多的刘教授这次也破天荒多说了两句,应该也是和之前汪正国主动提出关于材料的问题不无关系,如果汪正国是一个只会听着指挥,按照固定程序做事,不会提出自己想法的机器人,一般来说,刘教授也懒得解释这么多。

    助手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确实对项目产生了正确的影响,这就说明这人十有潜力的,刘教授也乐得多说两句,算是指点一二。

    然而,这人的本性形成之后是不会变的,一句话说完之后,直接换衣服,二话不说就大步离开实验室。既然没事,那么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义,一没项目,二没经费,还不如回家看看书来的更加自在一些,眼不见为净。

    前脚的刘教授刚走,随后汪正国也不愿意再继续留在这里,收拾一下实验室的东西,带着信直接就关门撤退,看这时间,好像也刚好是饭点到了,可以先去食堂把饭吃了,然后下午就去验证一下自己刚才又冒出的新想法。

    八十年代的大学食堂嘛,其实以全国人民的平均饮食水平来衡量的话,实际上是超过了平均水平线的,要知道这时候的大学,那绝对是执行了精英教育模式,给这些国家的精英吃的不能说有多好,但平均水平还是要达到。

    实际上来说,共和国的教育在八九十年代很奇怪,国际上通行的启蒙教育阶段采用免费教育,高等教育采用付费教育的模式,在共和国却是反过来的,虽然国家也要求适龄儿童的中小学教育要严格执行,但是光看每年要收的各种学费,虽然不多,但相对而言也不低。

    到了大学之后,反而又采用了免费模式,这就不得不说是一种共和国特色了,而这种特色,是要一直等到大学扩招,义务教育大规模普及的2000年之后,才会有所改变。

    而在此之前,大学生只要入了大学的门,几乎是不用太担心学费的问题了,国家提供了吃住等方面的基本待遇,学生最多也就是在一些零花钱方面的需要而已。

    要说这八十年代初期国民平均水平线之上的饭菜标准,这听起来好像还不错的样子,但对于三十年后重生回来的汪正国而言,实际上也就只是那样了,好在这具身体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标准,两三下将饭刨进嘴里,算是填饱肚子之后,就直接匆忙离开学校,骑着自行车再次往蜀都所狂奔。

    之前汪正国以为国内的树脂材料技术不过关,这个结论更多是基于上一辈子的经历所推导,那时候确实是九十年代才有民用的树脂眼镜片在市场上销售,但军用的树脂材料方面,汪正国还真的是压根儿就没有想过,一直到刘教授说他也不知道军用方面有没有这种技术能力的时候,汪正国才想起,若是要说军用方面,好想真还有这种技术能力。

    所以说,有的时候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消息足够灵通,渠道够多,事情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至少在汪正国现在想来,几乎已经着这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这次肯定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

    呼哧呼哧地将自行车蹬的飞起,即便是这时候从后面来一辆750摩托车,也不见得就能超过汪正国骑的这辆永久28加重车。要说永久28加重这家伙,在八十年代初期,那绝对是属于国民神车一般的存在,那超高的车身,再加上一根贯通前后的加强筋,更是直接把车身固定成最能承重的三角形结构,绝对的居家必备。

    也就这种车,后座编两个大竹篓挂上,带上个百十斤货物不要太轻松,若是有需要,把竹篓改成横挑的单排座椅,坐上三个不是太胖的人,那是完全没问题,再加上前面的大横杠上面,挤一挤也能够侧坐上一个小孩,绝对是超载了。

    这就是国民神车,一辆车能够直接带上全家人一起出行,即便是七八十年代一家子会有四五口人,但神车依旧能轻松应对,几十年后的三哥摩托车开挂技术,比起七八十年代国内的永久28加重开挂来说,其实也就那样,压根儿就不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