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战后归结,毒士来投

华舞云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楚史乱国志最新章节!

    就在曹操寻访再世太公的同时,项明也率军从兖州境内穿过,沿着豫州与徐州的边界一路南行。

    大军过境之时,沿途的百姓远远望去,只看到浩浩荡荡大军在行进间仍旧保持着严密的阵列,飘扬的旌旗之下,是无数魁梧健壮的将士。

    军威何其之盛!

    这是每一个看到这般强兵之人的由衷感叹。可想而知,因为这支军队,使得他们心中对吴侯的敬畏之心又高上了几分。

    这也是项明东行的目的之一,让天下百姓,特别是让徐州百姓看到扬州军的军威,待到未来征讨徐州之时,这些无形之中的威慑必定会给战争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况且此时大军士气正盛,又暂且没有战事,他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维持将士们的状态,让他们旺盛的精力不至于无从发泄。

    此刻的他,端坐在追月紫麒麟背上,也不去控制,就让爱驹随着大军的人潮缓缓前行。

    此次出征董卓,虽然一波三折,但总体来说还是完成了出征之前制定的计划,甚至更进一步。

    鲜卑五大家族的参战,平添了不少战损,加上韩言率领的五千人马,原本带去的三万五千士卒损失近半,特别是在韩言的那批士卒,由于軒辕关的连战不克,即便前者努力减少损失,也仅剩余一千五百人左右。

    无双铁骑伤亡过千,落马军更是损失了接近三千人,鉴于项明灌注在这两支大军上的精力与装备,说是损失惨重也毫不为过。

    然而,这就是战争应当付出的代价,经此一战,至少余下的近两万大军经过战场的洗礼,变得更加强大。

    更不要说,鲜卑乃至其他诸侯在此战之中的损失是他们的数倍之多,虽然算不上此消彼长,但相比之下扬州军显然是更加得利的一方。

    还有他数年前在雒阳埋下的后手,本意只是想为战争留下最后一道保障,同时伺机争取斩杀董卓的功劳。却不想阴差阳错地救下了大汉天子刘协,顺水推舟成二帝争辉之相,最终将刘辩赶出雒阳。

    如此一来,刘协当政,就算有众朝臣辅佐,也不可能恢复已经尽数丧失的朝廷威严,这锦绣山河,如同一块肥美的鲜肉,终会引来群狼的啃噬。

    大汉自黄巾以来的倾颓之势,至此已经是覆水难收,重生的汉武帝都难以抵挡天下诸侯的窥伺,更何况仍是少年的刘协?此时的大汉,就宛若一盏以纸为油的残灯,或许还有最后璀璨的可能,但终究抵挡不过狂风的肆虐。

    与大汉的崩塌相比,在这场战争之中所收获的战功与名望,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随笔。对于项明来说,唯一可以称得上的好处,便是再度收获了一批民心。

    民心此物最是复杂不过,自古至今,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但不得民心者必会反受其乱,这是历史的经验。

    除此之外,此战还有一个重大收获,便是在他身旁的战马之上,那名眯眼垂眉的青年文士。

    正是提出引鲜卑入关等计,帮助董卓逆转形势的贾诩贾文和!

    贾诩这般深谋远虑之人,早在战争尚未开始之前便预感到此战必败,但他仍旧为董卓献上了求援鲜卑之计,目的便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为另投他人创造资历。

    这个时代的聪明人对天下局势都有一个大概的认知,那便是大汉终将覆灭,然而,有些人选择逆天而行,拼尽一切为大汉续命,而有些人则推波助澜,准备在乱世中谋求自己的安身之道。

    贾诩无疑是后者,这也是他向吕布献计之后便悄然离去的真正缘由。

    功名利禄并非他的追求,但身为胸藏甲兵的谋者,如何不辜负自己这天生之才便是他如此行事的目的。

    同时,这也是为了在乱世之中苟全性命,在他的信念之中,唯有活着,才能够拥有无限可能。

    于是,寻找一方诸侯投效便成了不二之选。

    当然,出于对自身的安危考虑,他绝对不会选择毫无成功可能的诸侯。诸如董卓,虽然贵为相国,挟天子掌朝堂,但此人器量不足以成事,且操之过急,天下未定之时便坐司隶以望江山,被众诸侯联军讨伐是必然之事。

    因此,从最开始董卓便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真要说认定助谁成事也不尽然,但项明绝对是他效忠的首选。

    作为凉州人士,项明当初在凉州的一战对他来说尤为震撼,特别是张掖之战,无论是空城妙计还是火烧郡城,特别是计策之中那种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被他奉为圭臬。

    加之项明这几年在中原的作为,已经让他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一方诸侯,若是起兵,从目前来看或许是最有可能成就大业的一方。

    由此便可以看出项明此前所做一切的高瞻远瞩,不仅为自身势力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同时也在全天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名望。

    诸如刘基、贾诩乃至太公这般人士都可以看出他争霸天下的实力与潜力,那么其他能人当然也能够看出,现在便已经带来种种益处,等到真正起兵之时,这种名望带来的好处只会更多。

    在雒阳失守,张济身死的消息传来之后,贾诩便知道自己离开董卓的时机已然成熟,于是教唆吕布反叛董卓,自己则在乱军之中离开了对方。

    原本他只是打算等待一段时间静观天下局势变幻,可雒阳城下发生的一切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项明挥师东去,虽然错过了太公的布局,却阴差阳错地吸引了贾诩的投靠。

    对于贾诩,项明了解不深,只知道后世皆称其为毒士,因其用计算无遗漏,且不择手段,世人畏之,固有此名。

    原本他还疑惑为何董卓会超出历史的束缚,选择向鲜卑求援,但细细想来,除了天下局势的变化之外,或许便是李儒贾诩提出的计策,而且更有可能是后者提议。

    能够提出这样的计策,便印证了此人的性格与能力果真如同后世评价那般,称之为毒士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