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节!
“年货”是个具有广泛含义的词儿。虽然以吃食为主,但还包括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具体可分为饮食、衣着、日用、迷信、玩耍、点缀六类。
所以洪衍武和陈力泉根本没在家吃午饭,为了采购其他的东西,就直接又跑了一趟王府井。
与过去的十一个年头相比,1978年春节前夕的王府井有了极为重大的突破,变得年味儿十足。因为今年在百货大楼门前广场,已经设起了年货摊点。这可是百货大楼自“运动”时期起,首次开展节日营销活动,吸引了难以想象的人群围在这里购买最新的家用。
洪衍武和陈力泉的购物情绪也一下被彩旗招展、人头攒动的景象煽动起来,一头扎了进去,等他们再出来时,手里就多了个十块钱的铁皮冲锋枪和三双男式新棉鞋。这是他们给家里青壮老少其他四位男性准备的礼物。
之后,他们随便在附近的饭馆里垫了垫肚子,就又进入百货大楼转悠上了。总共买了两根“英雄”钢笔,一刀红纸,三条尼龙纱巾、一打手绢、一打男袜,一打女袜,三斤“春芽银毫”的好茶叶,还有两盒点心、两袋代乳粉、两罐出口转内销的酸黄瓜。只是因为手里没布票,衣服和布料是不用考虑了。
而正当他们正要步出百货大楼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人品又再次爆棚。商场的广播竟突然传达了一条最新指示,广而告之,说今天每人不要本儿可以买两斤半高级糖果。
因此他们又及时加入到糖果柜台前长龙似的队伍中。最后不但非常幸运地得到了有“燕京第九景”之称的张秉贵亲自接待,见识到了他那传遍天下的“一手儿准”和“一口儿清”的绝活,还难得地买到了“高粱饴”、“黄油球”、“小人儿酥”和“酒心巧克力”。
只可惜那传说中三颗糖就能冲出一杯牛奶的沪海特产——“大白兔奶糖”,还是没戏。
用已六十高龄的张师傅话说,“对不起,一直没货。您真想买,也只能委托去沪海出差的熟人代买了。”
不过即使如此,被历史小小撩动了一下情绪的洪衍武也深感满足了。因为短短的一天之内,他们买到的东西已经远超他一开始的预计了。实打实地说,目前唯独还欠缺的必备之物也就剩下鞭炮了。
就这样,回家眼看座钟已近下午四点,在把这些买来的杂物放下之后。洪衍武、陈力泉就又和洪衍茹一起去了“万寿西宫”的幼儿园接侄子。等带上洪钧之后,他们又去了南樱桃园买鞭炮。
当年,鞭炮不像可如今有这么多的专售点儿。除了全城几处不多的土产品商店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在一片地区的主要街道上找其他商店代卖。
至于这些代卖商店种类并无一定之规,关键还是看地理位置。副食店有之,化工商店有之,五斤商店也行。
而在存放和消防上,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措施,只是整齐的堆放在柜台之后的货架上面。甚至在烧着大号煤炉的屋里,能把鞭炮明目张胆撂在近距离的柜台上,也根本没人担心着火,更没人意识到其中隐含的重大危险。
可说也奇怪,当年却很少听说代卖店内有鞭炮引燃着火的事件发生,也不知道是人民群众素质太高,还是老天保佑的缘故。
南樱桃园的代卖点儿就在西北路口的一家颇大的五金商店内,因为空间不小,这里的鞭炮种类在当年算比较全面的。
其实当年流行的品种要和今日比较起来,差距还是挺大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当年以鞭炮为主,没有大型礼花。全部加在一起不过十几种,且几乎都是比较传统的品类。
当然,在这其中,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鞭炮鞭炮,小的叫“鞭”,大的才叫“炮”,
“鞭”中最便宜的种类,就是湖南浏阳产的“小鞭儿”。暗红色包装纸,“鞭”也是红色的,规格分为一百头、二百头、三百头、五百头、一千头和一千二百头的,价格以两毛一一百头为单位往上累计。
这种炮因为个头小,装药量少,所以燃放起来响声也小,甚至用手指甲夹着它的屁股直接在手上燃放也不会伤到人。同时因为价格便宜,是当年京城孩子的最爱。
可即使这样,由于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低。小孩儿把这种“小鞭儿”买回家去,也很少有燃放整挂的。通常情况下往往是小心翼翼拆解下来,一个个单独燃放。即使有哑炮也会掰开点燃其中火药,美其名曰为“刺花”。
京城还有另外一种“鞭”,就是本地产的“钢鞭”,也称为“查鞭”。
这种“鞭”分大小两种,小的能顶浏阳“小鞭儿”俩,大的铅笔粗细,是土色鞭炮,引线长,装药量也多,爆炸时产生的声响也大,因此价格也要高一些。一百头“小查鞭”卖三毛,“大查鞭”四毛,规制和价格计算方法和“小鞭儿”相差不多。
而除了上述两种“鞭”之外,剩下的“大二踢脚”、“小二踢脚”和“麻雷子”,就要划分在“炮”类里了。
这三样东西由于威力巨大,基本上是脱离孩子娱乐的范畴,专属大人钟爱的种类了。
“大二踢脚”的价格是五分钱一头,小二踢的个头虽然比大二踢脚要小一些,响声也没有“大二踢脚”那么大,但它价格比较便宜,在商店的售价是七分钱两头。
不过声音最响,个头最大,价格也最贵的,还属是“麻雷子”。
这种“炮”售价五毛,十响一“挂”,俗称“十响一麻雷”。它的药筒使用不少麻纤维来捆扎,因为装药量大,所以燃放起来声音也特别的响,而且还能看到明显的闪光,感受到明显的余震回音。
最后还得再说说几种“烟花”,这个年头没有“滴滴筋儿”,但有一种最微型的烟花比较适合女孩子,叫“耗子屎”。
这名字是有些不雅,但很形象,也很有趣,灰色的小粒,真跟耗子屎差不多。它燃放时响声不大,点燃后在地上打几个滚,刺出几下蓝色的火星,最后蹿到半空中,萤火虫似的就没影儿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制作难度较高,定价才一分钱一个,赚不到什么钱,反正一进入八十年代,这种烟花很快就绝迹了。七零后的孩子们,如今听它大概如天宝往事一样不可思议。
和“耗子屎”命运差不多的,还有一种三分钱两个的“钻天猴儿”。这种廉价烟花也挺有意思。一根小棍儿上粘裹着药筒,点燃后,它能拖着长长的火尾巴飞到天上,同时还带着尖锐的哨声儿。
或许也正是因此,老百姓把它和腾云驾雾的孙大圣联系在一起了,才会有此得名。
至于其他的,那也就是“炮打双灯”、“夜明珠”、“九凤朝阳”和摆地上的“盒子花”这类通俗烟花了。
这些品种制作简单,价格也贵,应该是烟花厂家一直热衷生产的主要原因。应该人人都燃放过,也实在没什么可多介绍的了。
不用说,从洪衍武的角度看,他早已经过了对燃放鞭炮最感兴趣的年龄。买炮就为图个吉利,真让他去放反倒怕麻烦。那么整挂的一千响“大查鞭”自然就是首选,二话不说先买了八挂。
此外,他对“耗子屎”和“钻天猴儿”还有点怀旧的兴致,也一样买了二百个。
最后,那就是得照顾一下陈力泉、小侄子和洪衍茹的兴趣了。于是,洪衍武又买了两千响“小鞭儿”给洪钧,买了一百响的五分“二踢脚”给陈力泉。为洪衍茹也买了八个最贵的“盒子花”。
总之,老洪家是鸟枪换炮,破天荒地在买花炮上楞花了八十六块二。
至此,“忙年”全部内容算是完美结束,仨大一小四个人怀里都抱得满满的。他们高高兴兴一起在旁边的小吃店里各喝了碗“藕粉”,这才心满意足回了家。
可不成想,才刚进家门没多会儿就挨了顿数落。
因为就在他们一起从西院的陈家,把各样年货往东院倒腾的时候,就在洪钧拿着新买的冲锋枪满院儿疯跑的时候,洪衍武的大哥下班回家了。
洪衍争脾气急,一瞅见买了这么多东西,再一听说是洪衍武掏钱买的,他站在当院可就急眼了。把推着的自行车马上撂在一边,急火火拉着洪衍武就冲进了自己东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