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贞观云记最新章节!
第六十四章
“智云,你这个问题把朕问住了,朕也不知道为何要当这个皇帝,”
杨广回忆着往事,缓缓说道:“最早的时候,因为喜欢曹植,朕想当个诗人,因为喜欢弹琴,朕也想当个嵇康那样的隐士,朕也喜欢射猎,所以也想饮马瀚海……朕喜欢的东西很多,也想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人。”
“但朕十三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先皇受禅登基,朕的身份就变了,变成了晋王。”
“朕很不习惯,杨家变成了皇室,就多出了很多的规矩要遵守,每天还要读很多书,大多都是朕最不喜欢的儒家,可当时朕的老师王韶,天天考校朕背《孟子》,每次有错的地方,他就吐沫横飞的训斥朕——朕当时恨不得杀了他。”杨广呵呵轻笑,
“但朕知道他是好人,也是个能吏,所以只能忍着他。有一次他去修北边的长城,去了好几个月,那段时间是朕这一生最开心的时候,走马射猎,弹琴赋诗,饮宴歌舞……”
“可惜时间太短了,还没有玩够,王韶就回来了,他一回来就把朕堵在屋子里,不让朕出去,逼着朕认错,朕跑到屋子里,把门反锁上,他就隔着门对朕大喊大叫——
终于把朕惹火了,朕告诉他,朕不想功成名就,也不要丰功伟绩,朕想做曹植,想做嵇康,想当卫霍……可他久久不语,最后问了朕三个问题。”
杨广沉默下来,似乎在回忆什么。
“什么问题啊?”李智云好奇的追问。
“曹植怎么死的?嵇康怎么死的?李广又是怎么死的?”
“当时朕真是哑口无言啊,只能给他道歉,答应以后认真读书——但朕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权势,再有才华的人也只会活得猪狗不如。”
李智云默然无语,不得不承认从历史上看,杨广说的很有道理。曹植才华横溢,嵇康高风亮节,李广一生苦守边疆,大大小小七十多战,可他们都一生悲苦,死于非命,让几千年后人们仍旧为之惋惜。
而再往后的,岳飞,辛弃疾,于谦……仅仅是皇帝的一个念头,他们纵然有绝世才华也无从施展。
杨广见他沉默,轻轻拍了他一下,笑道:“朕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想当皇帝了。”
“不过当时朕也有条件,”杨广又补充道:“朕要求换书,不读孟子了,读别的……王韶很奇怪,问朕为什么?”
“朕没有回答他,也反问他三个问题,”杨广豪气的说道,接着搂紧李智云,问道:“智云能猜出朕问了什么吗?”
李智云思索着,孟子倒是读过,可这怎么猜?只能坦白道:“师伯,我猜不到,你告诉我吧!”
杨广大笑,“朕先问他去做什么了。”
“这么简单吗?他不是修长城去了吗?”李智云奇道。
“对啊,所以朕的第二问是,既然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那还要长城干什么?”
杨广哼了一声,“朕的第三问,是和突厥人讲仁义道德,他们就会跳下战马,放下弓箭,恭顺的拜伏于地吗?”
接着又是一阵大笑,“朕现在都记得,当时那老家伙不停吹胡子,却无言以对的样子。”
李智云想了想,插言道:“孟子说的是仁政,国君施仁政,天下归心,就不怕敌人来进攻,敌人来了,我们万众一心,就能打败敌人,而且他的意思是说,敌人见我们精诚团结就不敢来了。”
杨广摸摸他的头,夸奖道:“智云的书,读的不错。但是不要被书骗了,要多思考,多观察,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你才能活得游刃有余。”
“骗了?”李智云不解的问道:“可是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杨广耐心的给他解释道:“首先,每个人的利益都是不同的,朕希望这山河永固,你父亲希望一展所长,窦家希望千秋万世,张须陀希望封妻荫子,农夫希望风调雨顺,商人却盼着洪水到来,冲毁堤坝断了漕运,所以不会有万众一心。”
“而且仁政施给的是平民百姓,他们却是整个王朝中最不重要,也是最没有用的一类人……”
李智云不爱听了,反驳道:“怎么会没有用呢?百姓不种粮食,咱们吃什么?他们不拿起武器,谁来保卫边关?他们要是不服役,也不会有陛下这座宫殿,也不会有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智云不要急,”杨广拍拍他,“听朕慢慢说,表面看你说的都对,但是你要想一想,百姓不种粮食,他们吃什么?”
“所以,他们一定会种粮食的,朝廷只需要征税,咱们就有吃的了,如果他们不好好种粮食,咱们就先少征点税,他们一看手里可以留下更多的粮食,就会拼命去种田了。
种的田多了,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咱们存好粮食,再多征点税,或者干脆打一仗,粮食的价格就会上涨,百姓手里的粮食就会减少,他们就更加拼命的种田,只要把握这里面的尺度,咱们就永远有粮食吃。这个就叫作天子牧民。”
李智云有些愕然,现在他总算知道杨坚为何能囤积那么多的粮食了,也明白了,为何到隋末农民大起义时,家家户户都参与了,因为平民百姓的手里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
更清楚了为何强大的隋王朝,会被高句丽这弹丸小国拖垮,这个国家表面看起来有钱有粮,兵强马壮,可百姓非常的穷苦,所以其实它每一天都在崩溃的边缘。
即便是没有征高句丽,这个王朝也不可能撑太久,因为除了皇权,还有世家豪门,还有贵族,还有地主豪强,他们每个人都在拼命压榨一无所有的平民百姓……
“至于守边关,百姓比朕还怕突厥,朕有千军万马,他们连一柄锋利的战刀都没有,你说突厥会抢谁?所以,只要朝廷下诏令,他们都愿意抵抗异族入侵的。
还有——他们很穷,没有钱,渴望更好的生活,这种时候朕只要开出价码,一颗突厥人的头颅换一贯钱,恐怕想去的军户会挤破兵部的门槛。”
李智云叹道,是啊,会有很多人去的,征高句丽是一百万大军啊!
可他们没有凝聚力,也没有战斗力,就如同一盘散沙,打胜了还好,一旦打败了,没有组织性纪律性的队伍,就会一哄而散,而严苛的逃兵惩罚制度,只会让他们成为造反军的主力。
“最后就是劳役了,朕知道外边对朕不惜民力,颇有微词——”杨广停下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李智云没敢吱声,何止是微词,都怨声载道了。
“可是朕不修长城行吗?突厥终会强大起来的,马踏黄河的时候,我们拿什么抵抗?不修大运河行吗?大江南北文化、习俗,贫富差距这么大,这国家早晚都会分裂的……
不建东都行吗?当初朕刚登基的时候,杨凉谋反,整整两个月朕才知道,两个月啊!也就是杨凉比猪还蠢,否则朕的头早就插在城门上了。
不建行宫,等智云跟着朕巡视领土的时候,咱们住哪里啊?”
杨广的声音里有几分无奈,叹道:“就算朕这些都不做,那百姓就会感激朕吗?不会,他们只会感激那些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耕种的——世家勋贵,豪门地主……还会抱怨朕的税负太高,让他们没有余粮。”
“所以朕给他们的仁政,要十几年之后,才能看出来,就像现在的朕,眼睛根本睁不开,朕才知道眼睛是如此的重要,等朕的眼睛好了,自然会加倍爱护它。”
李智云无语,谁说杨广是昏君,他比谁都明白,可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师伯,还是不要太煎迫百姓了,别忘了秦末渔阳狐鸣,天下皆反。”
刚说完,就后悔了,老子提醒这暴君干嘛,老子是李阀的人,是要造反的,不能站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