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之中,才有宫城,也就是俗称的紫禁城。
林沐风跟着一个小太监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门进,沿着中间的御道,大约有一刻钟的功夫就到了官署区。
御道西侧是高级军事指挥机构,包括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等;御道东侧是中央高级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翰书院、詹事府、太医院等。
在承天门与端门之间的御道两侧是庙社区,东边有太庙,西边则是祭祀神灵的社稷坛,再向北走就到了午门。
进入午门,又有五座石桥,称“内五龙桥”
,桥下为内御河。
过了桥出了奉天门,林沐风终于见到了由南向北依次所建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
奉天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是朱元璋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
林沐风知道,后来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南京宫城中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建造的。
一路行来,林沐风感叹万千。
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万户千门,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无一不印证着大明王朝的兴盛和繁华,大明文化的博大恢弘。
在奉天殿的左侧,又起了一座新殿,殿名文德。
起于去年,最近刚刚完工。
没有人知道朱元璋在奉天殿的左侧建造这么一座气势和规模比奉天殿还要宏大的殿宇做何用。
他没有说,也自然就没有人敢问他。
但文德殿虽然宏大,但“装修”
却比奉天殿要简单得多,没有奉天殿那般金碧辉煌。
殿外的空场上,堆满了大明瓷行为宫里烧制的瓷砖,数十名匠人正列队等候——等候什么?等候林沐风这个奉旨的工头。
已经接近秋末了,但头顶上的太阳依旧很是毒辣。
刺眼的阳光透过红檐碧瓦照射下来,给迎风站立默然无语的林沐风身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他心里也自苦笑,原来,这老皇帝一道圣旨传他入宫来,连见都不见他一面,居然是要他指挥监督为文德殿铺设瓷砖。
带他入宫的太监名为苟良,是朱元璋晚年较为“亲密”
的太监之一。
之所以叫“亲密”
而不是“亲信”
,因为朱元璋时代太监权力甚小,被朱元璋的铁腕死死压制住,不像后世明朝的太监那般猖狂为祸一国。
他曾在宫门悬铁牌一块,严禁宦官干政,违者处以极刑。
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他没有心腹太监,太监在他而言,就是使唤的奴才和传达圣命的工具,所以苟良也就是经常侍候在他身边的“亲密”
奴才而已。
苟良笑眯眯地上前拍了拍林沐风的肩膀,“林生员,开始吧,皇上命咱家跟随在你的左右,这瓷砖要在三日内铺好呢……”
林沐风回头微微一笑,“好。
苟公公,我马上带人开始。”
……
现代社会中铺设瓷砖是要用水泥的,但在这大明,上哪里找水泥去。
林沐风无奈下,只得让工匠们用草木灰、粘土和极细的河沙混合在一起,配置出一种很细腻且有黏性的泥浆。
大殿中呈长方形,起码有2百个平米。
林沐风让工匠们将殿中的地面土层夯平,然后再从中央处开始铺起,由中央向四周开始扩展。
先在地面上涂满一层薄薄的泥浆,然后将瓷砖按照序号开始铺设,用木槌轻轻敲平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