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瓷窑大兼并补发请先看本章再阅125章抱歉

抱歉,兄弟姐妹们,俺昨天发烧脑子一迷糊,不小心漏发了一章,俺有罪!

俺沉痛道歉。

补发。

为赔罪,俺今天豁出命来,爆发下,看看能不能破记录(1万5?)拜谢支持

***********************************

林沐风回来的消息,在益都县很快传开。

县上的商贾和士子文人等隔三岔五地就过府来道贺。

实际上,这也就是一种拉关系的“问候”

而已,大家都隐隐明白,林沐风呆在益都县这个小地方的时间不会很长了,说不定没有多久就搬到京城去了,这样一个未来的大人物,提前拉拉关系必定是好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地的商贾而言。

林沐风开始还耐着性子见见,可到了后来,人越来越多,实在是不厌其烦,就吩咐林虎闭门不见了。

自己躲在书房里,考虑着一件大计划。

原本,自己就有扩张的计划,因为柳林瓷行要扩大规模,到处开设分行,就必须要扩大瓷窑的产量。

但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可以一步步来。

可是,如今朱元璋的一道密旨就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要求他尽快将柳林瓷行“做大做强”

,时间越短越好,尽快深入到各地藩王的就藩之地去,或者,朱元璋已经预感到他的时日不多了。

好在,有了皇帝的支持,有了隶属于皇帝直管的各地锦衣卫的配合,柳林瓷行在各地的扩张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阻力和障碍。

但问题在于,柳林瓷窑的产量问题不好解决。

可以想想看,一下子冒出数十个瓷行了,产量的供应是现有一座瓷窑根本就无法供应的。

甚至,就算是再扩建两座同等规模的瓷窑来,也无济于事。

自建瓷窑不难,难的在于人手不足,而且费时费力,耗时日久。

思之再三,林沐风决定还是利用起本地瓷窑资源丰富的独特地域性优势来,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构想就浮起来:将益都县周边乃至颜神镇的一些小瓷窑全部兼并起来,如果可以连人带窑全部收购过来,如果不成就退一步,可以保留他们各自独立的窑号,但瓷窑所出一概归柳林瓷行所有。

而且,烧制过程也由林家派人监督指导。

想好了,便要付诸实施。

但首先跳出来反对的,却是柳家父子。

在他们看来,林沐风当真是疯狂了。

“妹夫,这绝对不妥,绝对不妥!

为兄理解你想要把买卖做大的雄心壮志,但想一口吃个胖子是不成的,必须要一步步来。

更有甚者,收购这些小瓷窑,人家岂能会同意,又要花多少银子?不成,绝对不成!”

柳若长一个劲的摇头。

“贤婿啊,若长说的有道理,这样做的结果是徒费财力啊!”

柳东阳眉头紧皱。

“岳父大人,兄长,沐风决心已定,这事情就这么定了吧。”

林沐风无法解释给他们听,只能做一回“恶人”

了,“否则,沐风就停止与柳家的合作,自己干!”

“你……”

柳家父子气得一起都站了起来,指着林沐风说不出话来。

林沐风视若不见,转过身去,撂下一句话就走了,“岳父大人,沐风的良苦用心你日后便知,这个时候请恕小婿独断了,将来我会给岳父大人一个解释的!”

出了柳家,林沐风去了城里最大的一间茶楼。

茶楼里已经坐满了周边各大瓷窑的窑主,这是林沐风派人一个个请来的。

“各位东家请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