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沐风彩琉


    完成了这两对三尺彩绘花瓶,林沐风在第二天一早便立即着手进行“林氏琉璃”
    的“研制”
    。
    第一步是造型设计。
    现代社会的琉璃内画主要是依托琉璃鼻烟壶为主,但考虑到鼻烟这种东西在大明非常罕见,而且社会也不一定能接受这种东西,林沐风一开始就没想要弄鼻烟壶。
    思考再三,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也为了降低自己制作和内画的难度,他决定设计一种造型简单的“长方体+圆柱体”
    的矩形器皿,高四寸、宽2寸,瓶口处是浅短的圆柱形,大体跟现代社会中那种“红花油瓶子”
    类似。
    这样一来,器皿上下全是直线线条和平面,没有圆弧,无论是制模还是打磨,抛光,都容易了许多。
    第二步是制作阴模。
    一般来说,制作阴模要用耐火石膏,但在大明,市面上的石膏还没有达到“耐火”
    的水平,林沐风想了想,配置了一种高强度的瓷泥加以代替。
    按照图纸,等于是用瓷泥手塑一个“长方体+圆柱体”
    的外罩模型。
    第三步是灌制蜡模。
    在晾干的瓷泥阴模中浇灌入融化的蜡(白蜡),待其自然冷却成型为阳模,其中镂空与倒角的细节转折处必须靠细心、耐心与双手的巧劲小心拆取。
    第四步是细修蜡模。
    将蜡模表层的瓷泥附着物小心翼翼地清理干净,然后进行细微的整形打磨,力求蜡模完美无瑕疵。
    整个环节中,唯有这一步,最耗费时间和心神,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蜡模变形,又得从头再来。
    第五步是制作琉璃外模。
    将蜡模放置在一个与蜡模等高的瓷泥框架内,然后再将配置好的高强度瓷泥浇灌入其中,直至将蜡模整体淹没。
    记住,再浇灌之前,必须要先将蜡模外表涂满一层厚厚的猪油。
    第六步是修理整形外模。
    待瓷泥充分晾干后,仔细将外模进行休整切削,整理成设计图纸上器皿的形状。
    然后低温炙烤,待其表层硬化。
    第七步是浇铸脱蜡。
    内含有蜡模的琉璃瓷泥硬化外模,冷却化,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其中的蜡模已经内缩变小,内外模之间便有了一层薄薄的尖细空间。
    此时,将提纯后的人工水晶敲成碎块,越碎越好,融化后迅速将溶液注入外模之中,注满后再将之置放在一个半密闭的铁质容器中,内注少许水,进行高温脱蜡烧制
    瓷泥外模内的蜡模经半个多时辰的高温熔炼,化为蒸汽蒸发。
    而内层的水晶溶液也得以硬化成型,一个内空的琉璃粗坯获得。
    ……
    这些步骤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太大。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