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魏晋风流

大风窗外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小曹爽翻天最新章节!

    把一首这么长的《孔雀东南飞》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曹爽也有些累了,便回到座位上喝了一大杯的水。

    这时,从诗的内容中走出来的辛宪英和蔡文姬就开始向曹爽提问题了。

    “曹公子,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怎么?夫人没有听过这首诗?”曹爽惊讶的问道。

    蔡文姬一脸茫然的回答道:“公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首诗是你很久之前就写下来的?”

    听到这话,曹爽的脑袋开始飞速的运转。

    蔡文姬这样的大才女都没有听过这首诗,难道说这首诗现在还没有被人写出来?

    曹爽记得这首《孔雀东南飞》是被收录在南北朝时期南梁文学家徐陵的《玉台新咏》中而传于后世的,但徐陵并没有记载这首诗的作者,也没有记载其创作年代。

    但根据诗歌的序文,后代史学家判断,这首诗应该不是东汉时期的人所创作的,因为东汉人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汉末”的。

    因此,曹爽也认为,这首长诗本来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人将故事的情节润色了一下,写成了长诗,只是现在这个人还没有出现而已。

    于是曹爽打算先装一波,“当然不是,这首诗其实并不是我写的,我只是将其整理,润色了一下而已。”

    “哦?”辛宪英来了兴趣,“难道诗中之事果然存在吗?”

    曹爽也不敢随便撒谎,便解释道:“是否确有其事,晚辈并不知道,至于这个故事,晚辈也是道听途说来的,据说是故事的原型是前朝建安年间庐江府的一个小吏,名叫焦仲卿,与其妻子刘兰芝之间发生的这段孽缘,但不知道世间是否真有此人。”

    蔡文姬却说道:“无论是真是假,这首诗也确实能够让后人戒之慎勿忘了。”

    “是啊,很多诗词歌赋,其实都是作者的凭空创作,并无真实的事情或者人物。”辛宪英笑着说道:“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能写出好文章的,大多数都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曹爽也跟着笑了笑,可见这个辛宪英不仅有才华,而且还是个思想非常奔放的女子,比起很多男性,都要更加活泼。

    怪不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风如此开放,看来在汉末三国就已经初现雏形了。

    这场在羊府举行的文会,俨然成了曹爽的一枝独秀,谈话的间隙,曹爽也曾偷眼看过蔡文姬等人的表情,感觉她们就是在试探自己。

    也许是自己的表现太过不寻常,加上曹爽对自己这具身体之前的记忆比较模糊,对于从前那个“自己”的判断完全来自于别人的评价,因此曹爽也不知道应该收敛到什么程度。

    不过,让曹爽有些放心的是,由曹叡散播出去的,自己是从马上摔下来之后才变成这样的一个论调成为了主流观点,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有些迷信的,这样的一个理由也算说得过去。

    在《孔雀东南飞》之后,曹爽又给众人来了一首绝对不会穿帮的“春眠不觉晓”,就推脱今日思维迟滞,作不得诗了。

    主座上的辛宪英也没有过多的为难,一声令下,便结束了文会,“来人啊,送曹公子回府,不得有半点闪失。”

    曹爽立刻起身,拱手说道:“多承夫人美意,无须劳人相送,晚辈自行乘车回去就行。”

    “那好,就恕不远送了。”

    曹爽笑呵呵的鞠了一躬,便退出了厅堂,出了门刚上走廊,还没走两步,就听见辛宪英和蔡文姬开始聊起了自己。

    曹爽即使故意放慢脚步,也不能停下来,身边还陪着一个羊府的下人,只听见什么“确有大才”,“传言非虚”之类的话,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回到家之后,曹爽又开始琢磨了,自己当初只是写了一首诗,就受到如此怀疑,难道这三国时期就没有大诗人吗?

    那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是怎么回事?他们难道也要接受这样的怀疑?

    不过转念一想,或许是之前的那个曹爽实在是太憨憨了,在众人心中形成了刻板印象,突然出现了这样的变化,才引起别人的怀疑。

    曹爽有些迷茫了,自己作诗反被怀疑,种出土豆那样的高产作物,却没有人说什么?一时间,曹爽竟然不知道该不该再继续一直装哔一直爽了。

    直到半个月之后的这天,曹丕下诏封议郎孔羡为宗圣侯,以奉孔子祀。

    朝中有大臣以此上奏,请求曹丕重开洛阳太学,网罗天下贤士,曹丕立刻就答应了。

    但是,在选择博士的时候,就由不得曹丕做主了。

    在这个时期,博士作为太学的教授,必须是能够“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角色,首先就得知识渊博。

    而能在太学中当老师的五经博士,则必须通晓五经其一方可。

    而且,按照惯例,博士都是靠举荐或者征拜才能选用的,曹丕下诏之后,那些大臣们纷纷上疏举荐人才,甚至有人自荐,表示愿意兼任博士以教授太学生。

    曹丕立刻就后悔了。

    之所以答应他们重开太学,就是想要通过其他的手段培养一些公卿大臣,来和这些世家门阀相抗衡,但如今这举荐上来的二十多位博士,要么是世家的门客,要么是门阀的代表,甚至有些人本身就是世家子弟。

    但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断没有收回来的道理,更何况自己还是皇帝,于是曹丕只能接受了大臣们的推荐,从中选出十九位作为太学的五经博士。

    即使最终的结果是世家大族们喜闻乐见的,但曹丕在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情愿,也依然让世家们感到了不爽。

    当然,最不爽的还是曹丕自己,明明已经当上了皇帝,成为了普天之下最尊贵的人,却还是要被处处掣肘,不能施展,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憋屈的事儿吗?

    有的!

    朝政的繁复,无非是让曹丕迫不得已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尚书省,中书省。

    但后宫的嘈杂,真不是曹丕能够解决的。

    比如今天,回到寝宫的曹丕再次从郭贵嫔的嘴里听到了关于甄夫人抱有怨言之类的话。

    此前,曹丕从长子曹叡那里听到了类似“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赋文,曹丕从中只看到了甄夫人顾影自怜的意思,并没有看出有什么哀怨的想法。

    曹丕安插在甄夫人身边的宫女也没有给曹丕传来什么不好的消息,这让曹丕不禁有些怀疑郭贵嫔的意图。

    毕竟自己已经把郭氏当做最宠爱的妃子,晋封为贵嫔,仅次于皇后的地位了,而甄氏不过是一介夫人,而且还被留在了邺城,真不知道郭氏到底有什么好嫉妒的。

    想到这,曹丕再次想起了曹叡写下的那篇赋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自己确实有很久没有见到甄氏了,于是曹丕为了保住自己的最后一点颜面和威望,当着郭氏的面下诏,让人去邺城将甄氏接到洛阳来。

    曹丕此时的心理状态是,我在朝堂上制不了那些世家出身的公卿大臣们,难不成还制不了你一个小小的妃子吗?

    回想起去年刚刚继王位的时候,自己颁布的那条限制外戚权力的王命,曹丕就觉得自己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至少在前院和后院,能有一处不让自己那么难受的地方。

    也许这次曹丕故意派人加快了脚步,仅仅五天,就把甄氏以及曹叡接到了洛阳,当然还有曹叡的妹妹东乡公主。

    曹爽自然比曹叡先知道这个消息,早早的就在洛阳广莫门外等待曹叡的车驾。

    时隔数月,再次见到曹爽的曹叡,显然是激动不已,然而更多话,两人都是心照不宣,重重的击掌之后,曹爽就走到后面一辆车前跪拜甄氏。

    马车里传来带着笑意的声音:“昭伯不必多礼,快起来吧,这里不是拜见的地方。”

    进城的路上,曹叡问道:“昭伯,这几个月,你在洛阳都干些什么呢?”

    “别提了,整天无所事事,你不在,我和仲恭都懒得出门。”

    “怎么会呢?”曹叡喜不自胜,“我有这么重要吗?”

    “当然,这次你来了,我们仨正好可以干一件大事!”

    曹叡一脸兴奋的凑上前来,“什么大事?”

    曹爽环顾四周,见方圆五米之内没有人靠近,便悄咪咪的说道:“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一件前无古人,说不定也会后无来者的事。”

    “行了,别卖关子了,说的我这心里直痒痒的,快告诉我吧!”曹叡在马上直翻腾,要不是这匹马比较温顺,这会儿估计已经把曹叡甩下来了。

    曹爽见吊足了对方的胃口,这才走上前低声说道:“我想让你以皇家的名义,开办国子学!”

    “国子学?”曹叡一脸问号,“那是什么东西?”

    “就是类似太学,教授学生的地方。”

    曹叡疑惑的问道:“啊?你是打算和太学抢学生,还是抢博士?”

    “我什么都不抢,我要自己当博士,自己招学生。”曹爽说的意气风发,却迎来了曹叡无情的冷水。

    “昭伯,不是我说你,你这想法虽然是好的,可是太不着边际了,恐怕难以实现。”曹叡像精神病一样看着曹爽,一脸的担忧之色。

    看到曹叡的表情,曹爽忽然明白,自己以前在别人眼中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了。

    转念一想,曹爽反而觉得这是件好事,自己就这么不着边际,像个傻子一样没头脑的干下去,可以让别人以为自己还是那个憨憨,这样一来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待到时机成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时候,学校的创办应该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别人再想下手,估计就很难扳得倒了。

    Ps:今天的第二更,三千字送上,也是最后一更。

    工作还是有些忙,只能抽空用手机写两段,晚上回来又是校对,又是增补,到现在才完成。

    最后,不要脸的求一波收藏和推荐票,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