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故国神游44三合一(第2页)
他之前也跟四爷一块私下见过这些学生,大部分时间就是清谈。
没什么明确目的,说到哪算哪。
一本书上的趣闻,各地的异事。
最敏感的也就是拿几年前的朝廷动向说一说各自的看法。
这也不算是过分,要用人,就真得培养他。
一上朝什么也不懂,那还能指望他干嘛?因此,他叫人赏了一桌子御膳下去,叫他们随便玩。
这边圆桌转了起来,外围摆了一圈碟子。
和婉开了一坛子米儿酒,“在书院不能饮酒,这米儿酒不比醪糟浓多少,多少是个意思。
诸位尝尝。”
一桌人哪里敢坐,这可是公主。
“都坐吧。
上家里就别那么些讲究了。”
和婉说着,给每个人把酒满上。
玻璃大杯,没人一杯乳白的带着淡淡香甜气的米酒,叫人不有的舔了舔嘴唇。
斋桑不客气,端起来一杯就干掉了,“好喝!”
他的眼睛眯了眯,“这样的酒一定会得老毛子那边贵妇的喜欢。
但就是一点,所需粮食太多……”
“若以物易物呢?”
弘晖插了一句话。
斋桑倒是没因为弘晖看起来小而小看他,紧跟着就皱眉。
那边常万达听出几分意思了,他对恰克图熟悉的很。
于是便道,“用粮食交易也不是不行。
只是沙俄一则气候条件更差,一年里能交易的时间便会因此受限。
二则,粮食交易在老他们那边税收可能更高,这无形中便增加了成本。
之前听家父言说,那边的皇帝在修改税法,但具体如何却并不知道。”
原来是恰克图商贸的事。
刘墉接口道:“此事若是朝廷出面,便得派使臣与之洽谈,只靠民间商号,终究不能长久。”
所以,这又牵扯到一件事——对外事务衙门。
只现在的理藩院怕是不行。
刘墉的着手点高,只因他是起点高。
刘统勋那个位置上,影响的刘墉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这没有不对。
那边高晋就道:“不管谈什么,我们得有东西谈呐。”
他问斋桑,“敢问郡王,除了您说的皮毛、茶叶、瓷器、丝绸这些之外,咱们还有什么。
而对方,又有我们需要的什么?咱们大清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若是不能从对方手里得了好处,我们交易的益处又在哪里?”
“赋税!”
王杰就接了“与一国交易所得不起眼,但若干国呢?赋税收益只怕不比江南差。
只是赋税该怎么订,这却又是一问题。
在此之前,咱们并没有相关的东西可以参考。”
斋桑挠头,对这些其实他并不懂多少。
他只知道怎么做能叫部族过上好日子而已。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