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故国神游40三合一(第2页)


    还想着跟你结伴过来,不想没看见你的人。”
    刘墉惭愧,到底是人家更老道,他之前只思量着经院的事,当真没注意榜单。
    他一脸的苦笑,“高大人,您见多识广,这经院根底如何,还望赐教!”
    高晋摆手,当真不知。
    不过还是低声道:“贤弟没看榜单,此次经院中榜人数最少,包括你我而二人在内,只七人而已。”
    刘墉眼里的流光一闪而过,怪不得高晋对自己如此热情。
    按说,以他的起点和圣宠,以及经验和高家的人脉,还有这比自己要年长不少的年纪,原也不用如此。
    正说着呢,远处跑过来一个二十上下的小伙子,“敢问……经院……”
    话没问完,肃英额就起身了,“经院的都来齐了?”
    刘墉左右看看,果然等着的包括他在内只七个人。
    “王杰……孙士毅……伊尔根觉罗桂林……高晋……刘墉……蒋鼎……朱珪……”
    正好七个人。
    然后七个人面面相觑,站在这里很快就能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那就是他们之间的年岁察觉好像有点大。
    年纪最大的高晋四十多了,县令卸任之后正等着安排呢,然后考来了。
    而年纪最小的朱珪,才二十冒头的样子。
    高晋的儿子好像都比朱珪大!
    其次,满汉比例问题。
    这里除了那个桂林和抬旗的高晋,其他人可都是汉人。
    再次,出身上,有勋贵外戚出身,有高官子弟,还有……好像是寒门出身吧。
    王杰和孙士毅这二人也就是二十六七、三十上下的年纪,气宇不同与一般人。
    可只看衣着便知道,这二人出身绝对不高。
    所以,录他们入经院,标准是什么呢?
    肃英额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诸位之前问的问题,在下统一说。
    经院是什么,这还真不好说。
    只是老圣人定为经院,那便是经院。
    另外,之前诸位问我开课之后学什么,这个在下倒是知道。
    这么说吧,老圣人讲什么,你们学什么。
    皇上讲什么,你们听什么。
    其余的课程,老圣人定了谁来讲,诸位便听谁讲便是。
    至于课程安排,这里只有课程时间安排,内容随机。
    至于教课的先生,除了老圣人和皇上,剩下的不确定。
    可能是名儒大家,也可能是田里的老农。
    可能是朝中诸位老大人,也可能是将作监里的小工匠。
    书院选择学生,学生也有权利选择书院。
    若诸位对这样的课程安排心存疑虑,可以选择退出。”
    说着,就看向七人,等着七人的决定。
    这需要却衡量吗?
    如果只是老圣人授课,那确实得要思量一下。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