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30)
弘晖在很多方面,其实都受到桐桐的影响,且这个影响很大。
比如,在银钱上,他的认知里从来没有抛费一说,根深蒂固的认为,银钱就得花在该花的地方。
或者说‘不做赔本的买卖’。
弘历这个钱花的,叫弘晖看来是有些不值得的。
南巡可以,但不必要的开销,却很不用。
当然了,这对于一个平稳惯的帝王来说,这种方式许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
弘晖也希望有一点公正的眼光来看弘历。
就比如他现在的作为,太多的要求,有时候他也觉得像是一种苛责。
正因为他做过帝王,才知道八旗到了一定份上,这个改革有多难,得面对多大的阻力。
得改善满汉之间的关系,又得付出多大的心力。
可以说终其一生,他都在跟这些事磨缠。
从古到今,任何一个改革者都需要有巨大的勇气。
可从古至今,改革者除管仲之外,得善终者有几人?
改革,便意味着争斗。
这是新与旧的斗争,是利益的重新划分。
一旦这大幕一拉开,那便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皇帝是什么?若把这朝堂比作一艘船,那皇帝便是那个掌舵之人。
在船工们不把劲儿往一块使的时候,这条船就已经很危险了。
等船上的船工分成两拨三拨,有趁势而起的,有固守不变的,有两头扇风的,有隔岸观火的,然后一团混战。
这船就得在海上东倒西歪摇摇晃晃的走。
那时候的皇帝还能想着享受?不翻船就不错了。
而这个摇摇晃晃的过程,便是改革的过程。
作为这个掌舵人,需要冒的风险是巨大的。
当年的他,因为又皇阿玛的护航,他敢开启一次冒险的远航,一路战战兢兢,但好在有惊无险。
他是看到了弊端,不能装作看不见。
可弘历的选择不同。
这个船工偷懒,他睁一只闭一眼,只要还肯摆着用劲的架子,他就假装看不见。
然后很多个船工偷懒,然后好似大家本该就这样一样。
船行的慢,没关系,还有沿河那么多的纤夫呢。
不过是百姓多受点累,船平稳着就好。
下面的人有多少问题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这条船得平稳,如此掌舵者才安心。
至于之后……谁管呢?也管不了了。
这十五年来,他这么做都不算是错。
年轻的帝王没有人扶持的情况下,靠着左右的平衡而坐稳皇位不算错。
正因为这样的做法叫他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便认为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这是认知上的错误。
而朝臣,巴不得上面做的这位是个宽和之人。
于是,越是吹捧越是来劲。
一路行来,白日里还罢了,大部分时间应该是批折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