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故国神游16三合一

故国神游(16)

在这个小院并没有住几天,等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马车上了。

他的身体并没有好,以他对这个身体的了解,这个身体没好的大夫调养,不太容易养好。

而这些人,似乎很看重他,但却也未必看的那般重。

能跑进山里的孩子,若说是家在附近,跑山上迷路了,没能回家,这个还算有可能。

但听这些人的意思,这孩子的家似乎是在南边。

弘晖就更少说话了,南北的腔调不同。

他不可能一开口就说一口地道的南腔。

不过是满朝的大臣,南边的大臣要比北地多的多,尤其是文人。

想跟这些人打交道,听懂人家说话是最基本的。

别管哪里的方言,听懂没有障碍,会说就有些强人所难。

因此上,少说多听多看,这都不是处事的方式,而是保命的方式了。

这是夏天的大雨之后,因着天气炙热,路上倒也不至于泥泞。

但却坎坷的多,坐在马车上的滋味,并不是很好受。

天热加上颠簸,闷在马车上的感觉并不怎么美妙。

他小心的观察,陪着他的好像就三个人。

除了陪着他的妇人,其他两人一个是黑脸的中年汉子,一个是年纪轻轻的小伙子。

小伙子把中年汉子叫黑叔,这个黑叔称呼年轻的小伙子为小乙。

而一直陪着他的妇人,具体叫什么他不知道。

黑叔称呼她为嫂子,小乙称呼他为婶子。

这三个像是这个孩子家的仆从。

黑叔和小乙在坐在外面的车辕上,不怎么主动跟他搭话。

妇人一路上除了小心的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多余的话也没有。

弘晖不折腾,乖乖的配合,使得这一路上顺利的很。

在马车上,他最多就是挑开马车的帘子朝外看看。

沿途走过的地方,他有了基本的判断,这里就是京城。

他此刻就在京城的附近。

他尝试着在下车活动的时候留下暗记,看看会不会有人顺着这些记号找回来。

可马车走了一天,到了通州码头的时候,他就已经放弃了继续留记号的法子了。

因为没用!

这乾隆……他都不能确定是他孙子了。

盖因眼前这个通州,实在是太陌生。

当年的通州作为南北水路的枢纽,其规模何等庞大?只因这一码头,通州已经变成了一座偌大的城池。

从通州到京城,官道的宽度大过任何一条道路。

可眼前呢?跟当年皇阿玛派他南下办曹家的案子时候的码头没多大的差别。

因此,他有些恍惚。

到底是发展的倒退了,还是别的什么。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