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岁月(69)
祭祖是严肃的事,一个个的面色肃穆的磕头叩首,将这个仪式完成了。
完成了一家大小都很丧气,徐氏是亲娘,到现在还记挂着要当祖父的大儿子的婚事呢,怎么着也得续弦呀,“老二也是,怎么又死了呢?我还想着,今年瞧瞧拜年来的那些官宦人家,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门第是其次,要模样好性情好的……”
想着,瑞哥儿都有后了,老大也没那么些坚持了。
自家老大那长相,想来贪图这美色的姑娘还是不少的。
定能找个好的回来,“这下全泡汤了。”
吴姨娘扶着她,“谁说不是呢!
赶的这么巧,怎么就选了这么个日子死了?”
孙氏无语的很,“姨娘……早死了,是今儿消息才报来。”
一样一样都一样。
不知道的时候并不影响咱们家的事嘛。
孙氏想想,这话也有道理。
回头跟边上的林雨桐道,“幸好年前把孩子们的婚事都给办了,要不然,还得守三年孝。”
“…………”
林雨桐能说啥,只能接话道,“这次估计死不了那么长时间?不过早办了有早办了的好处……”
老太太抓住了重点,“这回死不了多长时间?”
有金伯仪他们在,林雨桐没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四爷。
四爷点头,“长不了!
北国的情况也堪忧,跟咱们的境况一样。
谁都不退,就只看谁的命大了?”
“谁能有他命大?”
金伯仪的话带着几分情绪,然后又看桐桐,“四弟妹,之前说的今年初五要在家里宴客的事……”
“怕是不行!”
林雨桐表示遗憾,“咱们得办丧事,得大张旗鼓的办丧事了。
昨儿贴好的对子挂上的红灯笼这马上就得摘下来,然后派人给亲戚朋友报丧……得叫人知道,二哥没了。”
岑七娘听着长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吓的不由的想去拽琨哥儿的袖子。
琨哥儿一手抱着闺女,一手反攥住媳妇的手,使劲捏了捏,表示安抚。
可这小媳妇还是心惊胆颤,之前没反应是因为没反应过来,她是只知道二伯在辽东,却连见也没怎么见过。
这府里也甚少说起那边的事。
她差不多都要把那么不可忽略的人忽略了。
说实在话,嫁到金家,真算是掉到福窝里了。
公公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她感觉得到。
因此,这一家子就有人庇护。
婆婆很慈和,从不插手儿子和媳妇的事,便是绥儿的事,她也特别放心的撒手。
因着中间没有人跟孩子添不好的话,因此,自己是绥姐儿唯一的娘,亲娘。
丈夫端方但却体贴,出门回来,有绥儿的一份就有自己的一份,有璇姐儿和久儿一份,就有自己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