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适应

红藕香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玉覃秋最新章节!

    天承三年的冬天,大雪接连下了有数十日,京师路边破庙里冻死了不少乞儿和难民,听说五城兵马司的人挖坑的速度都赶不上死人的速度。宣平侯正担任中城兵马司指挥使一职,除夕也是匆匆在老夫人这里用了饭就又去巡城。

    到了正月,严冬才算过去,冬雪开始消融,宣平侯府老夫人的屋子里依旧点着地龙,暖和极了。二月里,院子里的花树开始抽枝发芽,从嫩黄到嫩绿到深绿,不过用了十几天的样子。三月的时候,正方的廊下也挂上了去年一直养在暖阁里的鸟雀,有梅花雀,虎皮鹦鹉,画眉等,五色斑斓的,看着十分热闹。

    到了四月,侯府里的人换上了春裳,行走起来,身子感觉轻盈许多。等到了五月,后罩楼前载的石榴树开了已经开了好几多花,红艳艳的,惹人喜爱。

    这些都是芙蓉这些天看到的,掰着指头一数,自己来到宣平侯府已有小半年的光景,初来时才知道不仅人分三六九等,原来做丫鬟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老夫人屋里有大丫鬟三人,分别是锦屏,绣罗和画扇,贴身伺候老夫人,掌管钗钏盥沐,银钱衣履什物等事;二等丫鬟有六个,分别是幼兰,青棠,玉栀,代桃,冬菱和自己,平日里做些端茶送水,铺床叠被,针线女工等细活;三等丫鬟有十二个,不能贴身伺候,做些看院子,传话跑腿的活;若干粗使丫鬟,做烧水,浆洗,浇花,喂鸟,烧茶,打扫庭院等粗活。另外还有洒扫房屋,来往拾役的小丫鬟,她们是要经大丫鬟的调教。粗使的婆子也有几个。

    又听说这些还是老夫人减了人剩下来的,芙蓉就忍不住咂舌,这得要多少银子。周妈妈则是管着一整个院子的人,还有两个小丫头伺候,极得老夫人看重,单独住在老夫人屋子旁边西跨院的厢房里,就不用和其他丫鬟挤在后罩楼里。后罩楼正面七间的房,有两层,东西两边还连着有三间的厢房,大概一共有三十多个房间,一等丫鬟一人一间房,二等丫鬟两人一间,三等丫鬟四人一间。后罩楼与正屋中间隔了一道墙,墙上开了一道屏门,连着通向正屋的抄手游廊。

    卯时未到,芙蓉便醒了,此时天还未亮,屋子里黑漆漆的一片。

    老夫人年纪大了,夜里睡的时间反而少了,芙蓉叹了一口气,最难挨的冬天都能熬过去后,卯时起身已不是什么难事。推了推还在睡梦中的幼兰,只见幼兰嘤咛一声,翻了个身,背了过去,模模糊糊说了句,“芙蓉,让我再睡会儿......”

    芙蓉睁着大眼睛无奈又无辜地看着幼兰地后脑勺,这种场景每天早上都能上演一次,明明昨天说好了,求自己早上喊她的,第二天就不认人了……只得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下炕穿了鞋,摸黑到了桌子边,吹了火折子点了蜡烛。

    烛火虽然细微,用来洗脸穿衣梳头的照明也够了。等芙蓉穿好青缎比甲,幼兰揉揉眼睛,才从炕上爬了上来。

    “也不知道我娘怎么非要把我塞到老夫人屋里,去哪里不比这里快活。”幼兰撅起嘴巴,小声地抱怨着,看着芙蓉都快收拾好了,这才急了,不情不愿地拿起铜盆注水洗漱。

    芙蓉也听幼兰提起过才知道,她原是家生子,爹是管理侯府的马厩的,娘是厨房里灶头上掌勺的,做的一手好菜,幼兰总是说她这般圆润是吃太多娘烧的菜的,芙蓉听了也眯眼笑。两口子为了把她塞到老夫人屋里,送了不少礼给周妈妈,就留了一个二等丫鬟的缺。

    想到周妈妈,芙蓉又愁了,娘说过,周妈妈是全家的大恩人,膝下无子无女的,自己要好好孝敬她。可就算是天天见面的,周妈妈和自己说过的话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且次次都是训斥自己。之后便指了绣罗姐姐来教自己规矩,周妈妈大概是嫌自己蠢笨,厌烦了吧。

    不过有句话芙蓉是知道的,笨鸟先飞。

    整理过被褥,芙蓉便出了后罩楼,走上右边的抄手游廊,到了就立在正房檐下等着。正房屋里还未点灯,看来老夫人还没起身,芙蓉嘴角微微翘了起来,看着廊下挂着的玻璃芙蓉彩穗灯,幽幽地散发着柔和的光彩。

    芙蓉等了一会,就听到后面有细细簌簌的脚步声,不用回头就知道是青棠她们陆续到了。其他人看到芙蓉早早就来了,也已是见怪不怪了。

    等相互间低声打了招呼,六朵花便分成两列排开。

    画扇掀起帘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笑着满意地点点头,吩咐人进来伺候。院子里陆续点上了灯,一天之计在于晨,丫鬟婆子的脚步匆忙起来,身影穿行在游廊甬路之间。

    等到辰正时分,侯爷夫人曾氏便带着一众子女过来给老夫人请安了,屋里留了芙蓉,青棠立在一旁侍候着茶水点心。

    芙蓉听院子里的一个婆子说过,还是世子的宣平侯,是一个膏粱纨袴,老侯爷便做主给他纳了出身书香世家的曾氏,毕竟曾氏家族可是有着“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美誉。纳了曾氏后,侯爷就跟着任翰林学士的曾氏父亲读书,渐渐有所长进......

    曾氏主持中馈,恪勤敬事。对上,孝敬公婆,进门十几年,除非生病,请安就是没有断过;对下,管教子女,颇有方法,教养出的世子极得老夫人喜爱。更让人敬佩的,是夫人的大度,帮着侯爷纳了几房姨娘,姨娘们开枝散叶,宣平侯府才人丁兴旺起来。那个婆子在说着这个的时候,啧啧称奇。

    奉茶的时候,芙蓉想着又忍不住偷偷看夫人一眼,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肤色白皙,秀丽精致,头发挽个堕马髻,戴着露垂珠帘金抹额,插着累丝嵌宝石叶形金簪.....

    夫人可真好看,芙蓉不禁感叹,一旁的青棠神色却变得怪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