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大宋青衫子最新章节!
李元惜看不透侯明远所想,但看他那脸色,就知道这无赖绝不会如此听话。遗憾的是,南熏门任务迫在眉睫,也由不得她挑挑拣拣了。
既要干活,就要吃饱喝足。李元惜遣人去酒楼叫酒和帮工,再去粮油米店、菜店、肉店去叫食材,一起到街道司来安大锅,起大灶。一时间,切菜的,剁骨头的,大瓢舀油,大块切肉,各种香料调味,米饭再往锅内一蒸,衙司内飘逸着浓浓的饭菜香,恍若又活了一般。
正堂里也在忙碌。
李元惜拿鸡毛掸子拂去东京城地图的灰尘后,仔细研究,无奈地图过分简略,仅能标识南熏门的位置和几条重要街道,还不如在赁马店买的小册子详细,便催小左拿来小册子,将讲南熏门的几页撕下来拼凑成大图。
果不其然,这册子虽小,五脏俱全,不仅详略标识着大小街道,连街道上主要建筑也做出注解,街面长宽、路况等也均有解说,她这个外乡的路痴看了,脑海中也能自然地浮现出街面的大致形象。
想来这作图者,对东京城定了如指掌。李元惜忍不住翻到前页,看了作者姓名,默记于心。
地图有了,具体该如何清扫,也需要有经验的人帮衬。毫无疑问,在场的,侯明远最有资格。
南城墙共有四座城门,南熏门位于城墙中心,是正大门,有直门两重。进城门,有座高出地面三丈余的看街亭,看的,是宽二百步,长十里的南熏门大街。
侯明远的手指向左掠过一大片地域,经过曲院街和崇明门大街,过了蔡河和马军衙街,在妓院和洞源观之间、新门瓦子后的一条巷道停下来:“这就是杀猪巷。清扫南熏门,可不是清扫一座城门,一条街道那么简单,而是从南熏门,到杀猪巷,这么长一段路,足足十三里!”
“这么远?”小左皱着眉头:“西边的顺天门离杀猪巷距离最近,生猪为什么不从顺天门进?”
“公家定的,鸡鸭鹅畜生,都得走南熏门进京。你问我,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侯明远盯着那十三里路,好像十三路鬼神,愁眉不展:“大人,眼下咱们街道司,总共二百三十四人,一万头生猪走过,不同于别的,二十人清理一里路,都得累瘫。”
“既然你不愿意清扫,何故又接朱掌柜的贿银?”小左故意呛他,气得侯明远脸都发青了。
然而李元惜没料到,侯明远拒接南熏门委托,还有个重要原因——库房!
李元惜去库房清点工具时,眼见的,都是破烂。洒水用的铁罐子锈迹斑斑,稍微磕碰就烂了大洞;扫帚一把把地都开了花、蛀了虫……
最后清点出来能用的,扫帚仅有五十六把,不漏水的桶八只,铁锹十二把,独轮车三架……
这怎么够用?
不够用也得用!
“小左,把街道司过往的账本全部收集封箱,找车夫立刻给都水监送去,另外重新起账目,头一笔开支便是购买扫街用具,用具直接送往南熏门。”
小左领了命,不敢耽搁,马上去做,李元惜又叫住她:“顺道赁十架骡车,一匹快马,就在巷外等候。”
侯明远欲言又止,但李元惜问起,他又不肯明说,李元惜也懒得追问,后又询问了过往青衫子扫街的方法,其实并无技巧可言,埋头扫就是了。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扫帚和行人的鞋底子抢街面,秽物从这边倒腾到那边,扫来扫去,倒像是抹均匀了。
这事在李元惜看来,完全可以避免,并非纸上谈兵、空口说大话,而是她确有类似经验,且运用地相当娴熟。
当下,她便让侯明远去聚集青衫子,听候布置。
为了讲述更直白,她特地准备了石板石笔,简单勾画自己的设想。
“我们要做的,有三步,其一,以三比一比例纵向分隔道路,”她在道路间画出一条虚线,左宽右窄,十分形象:“三比例者为人行通道,约一百五十步,一比例者为猪行通道,约五十步,以此来保证在同一时间,人畜行动皆不会受限;”
“大人说得轻巧,可拿什么分隔?”
“竹立牌。”
侯明远怔了片刻,不确定地复问了一回:“是守兵们的竹立牌?哎哟,大人,你尽开玩笑,那玩意儿可是军用的,花钱都买不来,怎么可能给咱们扫猪粪用?”
嘴上这么说,大概心里也觉得李元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出糗,竟险些兜不住笑出声来。
他打算看李元惜出丑,李元惜也不想跟他多费口舌,只想尽可能交代清楚自己的扫街计划,完成自己作为管勾,对守兵的允诺。
“其二,保证交通无阻,注意配合猪倌赶猪,在此过程中尤其不要惊扰刺激生猪,以防猪群乱闯乱撞,同时也因为行人道变窄,来往车流容易对向堵塞,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疏通,我会沿街巡视,有情况你们也能去看街亭通报侯明远。”说着,她回头看向侯明远:“侯爷被疯马撞伤了腰,动不了力气,指挥交通应是在行的。对吧?”
“是是,属下定当尽心竭力,为大人分忧。”侯明远面上带出喜色,他是个好吃懒做之徒,这也是他故意夸张腰伤的原因。
“那大人布置的最后一项,是清扫街道?”他问。
这不废话嘛,猪都走过去了,留下满街的屎尿,不清扫,二百多青衫子难道是去赏风景的?
这时,偏院来人告知准备好了饭菜,李元惜便叫众人移步去偏院,带上蒲团席地而坐,边吃边聊。
她的想法是,十三里路分十三段,二百三十四名青衫也分为十三组,每组十八人,立责任制,各组负责各段路,不做一盘散沙。
“哎呀!”侯明远两手一拍,激动地像是见了大圣人般。李元惜看到他那表情,就知道他又要拍马屁了,连忙给他递了杯酒。
“侯爷,你和这帮弟兄混得熟,也清楚他们各自的能耐,下面具体如何分配,全仗你来安排。”
她顿了顿,扫过那群吃得欢、却并不待见她的青衫子们,决心告诉他们实情:“街道司,或者我留下来,或者你们和我都能留下来。我时间有限,我能给你们的机会也有限,结果如何,全看你们的态度。”
她不知道这群麻木的酒肉徒能不能听进去,她举杯,眼前仿佛出现了父亲的形象。
“我不会失败!我希望你们也能好好干,将来,让我能记得住你们的姓名!”
其实,青衫们并不在意她讲了什么,大家像是约定好了要给她难堪,有一桌的说西厢坊的杜小娘子是个风骚小贱人,火红的小肚兜如何勾人心魄;有一桌的又说蹴鞠队的输赢,明明胜券在握的鬼眼子队,一不留神就输给了飞羽队,害他输了赌钱;又有一桌说,斗鸡场里的冠军昨个儿被只乡下鸡啄掉了冠子,血流了那么多,怕是命也保不住。
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李元惜别说插话,就是听,也听不下去了,一时间心乱如麻,只想去房里拿了砍刀铡脑袋。可旦有一分冷静,她就得压住自己的性子,走一步看一步,且看他们如何表现。
庖厨只有个米商在卸米,李元惜便放下酒碗去帮忙。米的成色并不好,像是陈米,一问,果然是半价销售的陈米。
“可是账目上给的,是新米的价格。”李元惜心里明白,她差去购置粮食的那青衫子从中取利了。
米商也精明,看透不说透:“大人,寻常百姓买米,和街道司买米,价格是不同的,您给的价高,自然能吃到好米,给的价少,陈米也是可以将就的。”
李元惜抓了满满一把米紧紧握着,米粒咯得她手掌疼,她才松手。
耳畔听着男人们粗鄙又低俗的玩笑,她不禁自问:
这陈米,真的可以将就自己的胃口吗?
当夜,街道司倾巢出动,坐骡车赶往南熏门,只留小左侯司值守,以防紧急要务。
夜色初上,万家灯火,东京城歌舞升平,又沉浸在日复一日的喧嚣热闹中。吃饱喝足歇息够的青衫们,便开始干活了。
李元惜骑了快马先走一步,去南熏门大街布置障碍。
成年生猪体型很是巨大,走累了脾气也坏,每夜生猪进城,场面都混乱不堪,尽管养猪户们差来赶猪的都是有经验的长工,但行人游客的故意吓唬、街头巷尾可能响起的隆隆炮竹、突然跑来狂吠的野狗、闪现的火把、赶趁艺人的铜锣鼙鼓声响等,都可能使猪群受惊,一指厚的木板一撞就破,人力更不可能抵挡得住。就算没有这些影响,猪也会四处乱行。
李元惜记得,就在出延州的路上见过一个养猪的农户,要把自己养好的十几头生猪往城里赶,他的猪都很规矩。协助老农户的,只有他的糟糠妻和黄毛小儿,这其中的关键,便是糟糠妻和小儿手里举着的木篱笆。木篱笆上裹着一层薄的黑布,挡在头猪左右眼两侧,头猪误以为是墙,便只能走在“墙”中间,后面的猪都会顺从地跟着它走。
当然,东京城外的养猪们定也会这样的伎俩,但李元惜认为不够,养猪户设障碍,是为了生猪规矩地走路,而她设置障碍,则是为了保障在生猪进城和街道司清理秽物的时辰里,不至于阻碍正常交通。
这障碍说好寻,倒好寻,说不好寻,还真难寻——眼下论啥啥缺的街道司,根本无力布置这样长的障碍,只能借。而李元惜要借的,是守城兵将们必备兵器——竹立牌。
竹立牌以宽五分、长五尺的厚竹条制成,竹条之间以生牛皮条捆扎,分外结实,战时立在城头,以为巡视的士兵提供防护,且一般为防突变,城墙的军械暗室里常备着数百顶竹立牌。
白日所见的那守兵此时睡地正酣,守在城门口的另外几个也是哈欠连连。一座人口逾百万的繁华大城,特别是边境四周被虎狼觊觎的一国之京城,守卫竟如此松懈,真叫李元惜震惊和担忧。
她走过去后,也不客套,直接朝守城兵踹了脚,惊地那兵跳起来,揉揉睡眼,擦擦口水,定睛一看,眉头便舒展开来:“李大人,你真来了!”
“你知道,如果你在延州城门下睡觉,会发生什么事?”李元惜问。
那兵略是一怔:“大、大人,你发现西夏奸细了?”
“会被斩!”
与平日说话不同,这三个字里,压着一股萧杀的气息。那守城兵不知李元惜是什么底细,又怎么知道延州的事情,只是听了她说的这三个字,果真觉得后脖颈凉飕飕的,好像刀锋已置在他皮肉上了。
“太……太夸张了吧?”
李元惜打断他:“带我去找城门领。”
不到半时辰,李元惜便回到街面,青衫子们正好坐着骡车赶来。
向守城兵借竹立牌,侯明远以为是万不可能成功的,谁想,李元惜不仅借到了,还是城门领亲自带人搬运。
以侯明远的交识,这城门领是个自负又固执之人,平日里看人都得高傲地斜着眼,但在李元惜面前却像个忠诚的小跟班似的,一口一个大人,叫得相当勤快,这让他颇为费解。
竹立牌是军用兵器,城门领特地抽派了些城门兵,在街面每三百步布一人,负责监管竹立牌使用事宜,并最后收归回库。
青衫们从他们那里领了竹立牌,车队便在南熏门大街按计划分流,沿着生猪进城路线,向大街西侧曲院街行进,沿途每段路口都分布一队青衫,下发一定配额的清扫工具和竹立牌,直至杀猪巷。
青衫子在街道司懒散多年了,从没像今天这般,整齐划一地做过事,因此,李元惜的计划做得再周密,也最终没抵得过混乱的局面。
青衫子们甲喊乙,乙找丙,丙遇到了小相好,乙又去沽了二斤酒。
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守着竹立牌、纪律良好的守兵们。
李元惜的脸,不自觉地又臊地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