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救灾(求收藏推荐)

蓝火机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开局入赘大唐李家最新章节!

    “治不了、等死吧、告辞...”

    扁鹊三连,当动图的时候,很有意思。

    但出现在现实中,却让人感觉到绝望。

    疟疾如何治,他是知道的,毕竟前世所处的环境,让他接触过很多感染此病的人。

    办法很简单:打针吃药。

    但放在这个时代,却是做不到的。

    “非是我之所愿,无可奈何。所谓医者父母心,老夫行医一世,自是不会见死不救,只是...”

    扁鹊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往下说。

    旁边的太原知州赵洪却道:“杨公子可知昨日有多少流民进城,今日又有多少流民进城么?”

    言语中颇有一副马上就开始说教的姿态。

    “昨日共计一千三百八十人入城,男五百二十一,女八百五十九。老一百七十六、幼二百六十五。重病者三百五十六,轻症者四百七十二,截止今日开城门,共有三人去世。”

    杨默的语气很平缓,没有了刚刚的激动:“今日还没有统计。”

    但正是这平缓无奇的话语,让所有人都微微惊讶,知州赵洪更是颤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公子怎么知道的如此详细?”

    李秀宁也倍感诧异,昨天进来了多少人,她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全然没有杨默那么清楚。

    心中暗思,只怕城中专管流民安置的官员也不如杨默了解的那么详细。

    “你,杨公子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赵洪瞠目结舌。

    “废话,每一个进来的流民,我们都要亲手给他们丈量足长,编制草鞋,自然知道!”

    旁边的李白见他身为太原父母官,主管流民安置,连每天进来多少流民,心里都没数,自然对他没有好感,直接开怼道:“你们只管从流民嘴里扣食,脚上的死茧不能吃,岂会留意?”

    李秀宁忽而明白,难怪这些天来杨默带着马三宝和李白整日不见踪影。

    前几日里在府中俩人遇到,他似乎没有看到自己,招呼也不打,便急匆匆而去。

    心里还以为又去师云容那,为此闷闷不乐了一天,此时方才知道他在干什么。

    一双美目放在杨默身上,原本还在犹豫,此时却暗暗的坚定了决心。

    杨默抬起手来,制止了李白蓄势待发的讥讽。

    “刚刚赵知州问我知不知道昨日进来多少人,想必是说杨默一介草民不懂政务。”

    “城内第一批流民便是杨默最先接触,见到之后,心中不忍,赖得李娘子深义,开仓放粮,四周流民闻讯之后,太原最高时每天接纳流民约有五千三百二十八人。”

    “如今城内有三万多流民,好在这些流民中并没有人感染疟疾,但从昨日起,这一千多流民中大半染病,如今已进城内,只是简单的隔离,有多少人接触,有多少人被传染,谁也不知道。”

    “如果今日来一批流民患病,不救。明日来一批不理,只怕最后,流民全都病死,城内百姓却也都跟着染病。”

    见杨默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架势,赵洪脸色有些不喜,但当着李秀宁的面不好发作:“正是如此,我等方才在此与李娘子商议,这一千余多流民,若是按照杨公子所说,分出轻症重症,分别隔离救治,敢问公子,这些事谁来做?若是病种因为救治的这些人流传到城内,又该如何呢?”

    “如果府衙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这一千多流民身上,那城内的流民怎么办,城外的流民又该如何?”

    赵知州越说脸上的正气越多:“这些流民虽然不是本州治下,但来到太原,如同本州百姓一般,赵某身为太原父母官,若是能救,岂有不救之理?”

    “本州痴活四十有二,虽无寸功,却也经历过几次灾荒。救灾,救灾,自古以来便是能救则救,哪里有全都能救的道理?”

    “不分轻重,不分缓急,粮食有限,则灾民无穷,城内因为安置这三万多灾民,粮食、人力全都到了支撑不下去的地步。”

    “若都像杨公子这般,这个也救,那个也救,到最后只怕全城百姓都救不得。”

    说到最后,赵知州的脸色愈发的平静,但每一句话都得到周围人的点头赞同。

    显然,所有人都赞同,不理会那批染病的灾民,让他们自生自灭。

    在他们看来,虽然残酷,但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面对灾荒,不放弃每一个人,这种理念已经刻入了杨默的骨子里。

    因此当他看到周围这些人点头——甚至连李白和马三宝也跟着陷入沉思时,杨默忽而才意识到一件事。

    他想要做的事,不光要说服李秀宁,得到她的同意。

    更是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对抗封建王朝统治者们的认知。

    坐在这里的人,即便是李白,也见惯了各种人间悲惨。

    一场灾荒下来,不死个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在他们看来都是不正常的。

    放弃区区一千多人的性命,换取满城的百姓,在他们看来,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

    恍惚间,杨默有种无力感。

    他想改变这一切,但不知如何下手。

    见杨默错愕,赵洪捋了捋稀疏的胡子:“杨公子心怀灾民,更是为他们编制草鞋,算得上是大仁大义了。但是于救灾上,却是不懂,也是情有可原。”

    杨默心里浮现出昨日给那些灾民丈量尺寸时,见到的场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双脚因为赶路,有人磨的可见白骨。

    所有人见到自己时的眼神都充满了渴求。

    甚至还有人将儿女卖给自己,只为了换一个馒头。

    更有甚者,在接米粥时,手刚抬起便倒地饿死。

    这一幕幕,不断在他的脑海中闪现。

    就在赵知州再补刀的时候,杨默冷哼一声。

    “赵知州的救灾之说,大义凛然,一脸堂堂,果然是理直气壮。”

    “太原三大粮仓内粮食不敢说堆积如山,却也足够太原百姓半年有余。”

    “城内流民虽多,但有三大营军士与不良人维持秩序,有条不紊。下街之内,歌舞不停。深院之中,宴席依旧。”

    “昨日里赵知州不还在春阳楼中设宴款待各路粮商么?听说光是陪酒的姑娘就有十五个。”

    杨默冷然看着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来形容赵知州治下的太原也不为过,何来知州所说的救灾已让太原政务衙门频临崩溃的边缘了?”

    太原虽然是李家的地盘,但李秀宁只是把军权攥在手中,政务这块,大多时候李家并不过问。

    依旧交给太原的政务班子——以知州赵洪为主的官吏们。

    李秀宁身为李家在太原的代言人,军权在手,权力很大。

    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太原官府里的官员任命,也是想罢免谁就罢免谁。

    用一句太原土皇帝来形容李家,一点也不为过。

    但即便如此,李秀宁却也没有想保全谁就保全谁的权力,毕竟要服众。

    就像如何处理这一千多流民,她可以否定赵知州的提议,但却不能在赵知州反对的情况下,采纳杨默的建议。

    她早就对知州衙门处理灾民问题有些不满,但自己又对如何赈灾一窍不通,只能依靠他们。

    同时也知道,这个叫做赵洪的太原知州,仗着与自己父亲私交很好,在她面前从来都是以长辈自居,甚是傲慢。

    春梅更是不止一次听说,赵洪私下将她执掌李家三大营称之为牝鸡司晨。

    甚至还写信到长安,让父亲另选他人。

    只是碍于面子,她一直无法发作。

    耳听得杨默如此说,心中为他暗暗叫好。

    杨默并没有给赵洪反驳的机会,站起身来:“既然你这个太原知州不愿管这一千多流民的死活,我这个不入流的军需主簿管。你们太原府衙不敢救这一千多流民的性命,我这个国公府赘婿救。”

    说罢,向着一直没有说话的李秀宁虚抬一礼,转身准备离开。

    “杨默!你,你一个织席贩履之徒,拿什么救?”

    被杨默劈头盖脸骂一顿,连隐私都当众扯开,赵洪气急败坏起来,也顾不得李秀宁在场,勃然大怒。

    “还有我李家!”

    李秀宁也跟着站起来,面如冰霜。

    杨默微微诧异,没想到李秀宁居然会在这种情况下力挺自己。

    “赵知州,织席贩履在妾身看来,也是正当的营生,有何可讥讽?若谈出身,杨公子堂堂太祖武皇帝血脉后裔,知州祖上世居幽州,以操屠为业,家父可因此便轻视知州了?”

    李秀宁微微一哼,算是将这些日子来对赵洪的不满全都发泄出来。

    缓步走到杨默身边,看着他道:“公子救灾,想要如何救?”

    “不放弃任何一个灾民。”

    “好,公子想要做什么,尽管去做,一切应用,妾身命人从府中与军中调度。”

    杨默看着眼前面带坚毅的李秀宁,嗯了一声,抬手施礼:“杨默代流民多谢李娘子。”

    而后转身阔步离开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