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民国之铁血少帅最新章节!
偌大一个西北,除了尚在夺取中的新疆之外,主要地区都被南方军收拢了,或者不能叫南方军,因为他们的地盘不只是整个中华以南。
就中华民国而言,人口稠密地区分为两块,一是南方,例如湖北湖南、江西,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所养者甚多,其次是四川,川蜀之地历来是富庶地区,经过满清的移民政策,这里更是人口稠密。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人口大省。
其二就是中原地区,河北河南一带,古来为经济茂盛地区,但是近年来因为战乱频繁,百姓四川流窜,倒是江苏安徽一带人口为多。
南方政府掌控了中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见其潜力,好不夸大的说,他可以轻易武装上千万士兵。
要知道英美法不过人口数千万,他们动员的兵力就已经达到了千万,而偌大一个中华,四万万同胞,四十抽一,那也得有千万兵。
再说全国资源最为集中区域,一为东北,黑山白水之间,遍地是黄金,这话不假,可是开发程度太低。
二为华北,山西煤矿冠绝全国,铁矿、铜矿也多,不然安庆军械所怎么发展起来的,以及后世的巩县兵工厂。
最后一个就是西北、南方地区,西北多石油、天然气,而南方多稀土、有色金属,两者都是工业命脉,至于优质铁矿、煤矿,直接从东北、山西购买,甚至从美国购买亦不是什么难事。
像其它资源,比不得石油、天然气、稀土、有色金属重要,光是江西的钨矿就已经令人震撼了。
这就是南方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尽管西北资源开发度不够,甚至比起东北来还差,毕竟日本人、老毛子在东北也开发了不少时间。
但是南方政府不怕,因为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机械设备,早就想投资开发石油重工业了。
可没办法,南方几省都没有这个条件,唯一用得上的还是琼州一处小矿,至于海底石油,那就更不用说了,技术条件不过关。
这就有点束手束脚了,现在南方军队机械化速度越来越快,光靠进口石油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再说了,这东西怎么能掌握在别人手中。
一旦人家断了你的石油供应,那还打不打仗了,就比如后世德国与苏俄为了争夺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不惜大举动兵。
现在好了,虽然西北最大的石油产地克拉玛依还没有到手,但是一些中小型油矿可以提前开采,足够满足需求。
毕竟现阶段的南方工业化水平还处在基础状态,尽管军工业发展迅猛,甚至媲美德国,可一只脚巨人能活得下去不?当然不能。
这也是为什么南方政府主动投资公家租赁农用机具的原因,比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
工业化的成果并不能只体现在军工业上,更要影响到民生诸方面,甚至带动农业、商业,这样才能稳健发展。
这次战斗的快速震惊了中外,西南三个月战斗结束已经够吓人的了,好歹那里还部署了整整一年。
如果不是提前埋下了西康军这颗棋子,包括四川内部扶持的叛军,以及孙大炮的中华革命军。
也不可能那么迅速结束西南战役,光是云南就够喝一壶的了,唐继尧之所以不行,完全是吃了四面围攻的亏。
滇军撑死不过十万人,奶奶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围过来二十万人,这不是欺负人是什么?
可这西北,也没见南方军的先见之明呀!什么后手、伏笔通通没有,这他娘的就有鬼了。
半个月拿下如此广阔的地盘,还是有反抗势力的地区,这在中华民国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神奇的消息,也给一些人带来了无法言喻的感觉,侧面烘托出了战场外的影响力。
.......
“这消息可以肯定嘛?”新疆迪化督军府内,一名四十几岁的中年人朝着堂下站着的随从问道。
谁也不敢想象这处看似简陋的普通院子竟然死新疆督军府所在地。
而眼前那个穿着朴素的中年人,居然是新疆督军兼省长的杨增新。
杨增新可不简单,尽管是书香名门世家出身,但从小立志匡扶社稷、拯救国家,东汉名将、著名外交家班超就是他男神,人家这目标贼明确。
1889年,十年寒窗熬出头,或许家里也有点关系,总之当年他就中了进士,在当时,这个进士含金量还是挺高的,不比满清末期,是个人都能当官。
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凡当官的没有不喜欢去富庶膏腴之地,因为只有那里可以让他们发财。
像新疆、甘肃、西藏这些鸟不拉屎的穷地方,他们更是畏之如虎,好家伙!去了那不得变苦哈哈呀!
可这家伙是个另类,当时选岗的时候,同年进士没有一个选择西北边疆,只有他愿意去甘肃省中卫县做知县。
别人讥笑他愚不可及,可无所谓,反而说道“古今成大器者岂有成于安乐窝中?昆仑千丈云崖,正好厉我宝剑之锋”。
这多说明杨增新的志气与眼界远非一般人能比的,这也为他以后的青云直上奠定了基础。
果然,不走寻常路的都是豪杰,这家伙愣是没车马随性、家仆在侧,一个人走了数千里成功抵达中卫县。
把当地的官员都吓懵了,哪里来的这种猛人,明明一个天子骄子,愣是把自己搞成了乞丐,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有能力的人在哪都能发展,是金子总会发光,于是,一年不到的时间,他从中卫知县平调成渭源知县,后来有平调平远等知县,尽管这些地方比中卫好不到哪里去,可至少上面的人看见了他的能力。
满清官员也不全是酒囊饭袋,总有几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要不然光靠奉承能当上大官?
结果这家伙愣是把整个西北苦寒之地干了个遍,经过他治理的贫苦县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或者说回暖,至少当地政治清明,百姓不用受那么多剥削,日子也好过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