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中国农民不爱土地

丧尸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我在1994最新章节!

    “明天就开工了?”

    “嗯,我明天去村委那签合同,然后就动手了。”

    晚上差不多十点,闹哄哄的人群早已散去,陆叶厚被子盖着,躺在床上,隐约听到了外面屋里父母谈话的声音。

    “那‘大运头’那里呢?”叶元秋有些急切的声音传来,“我是不管你们包什么河堤,说来说去,不就是想两个小队的人,合伙起来卖河沙分钱。”

    “哈哈哈……”陆火兴爽快的笑声响起,“老婆,你一下就说到点上了,你真的开始还做生意了哇!”

    “别跟我扯那个。我问你‘大运头’那里。”叶元秋似乎轻唾了一口,又问道。

    陆火兴笑着道:“那还不是小事,彭处队的人走后,我们严处队分田,我抽签前就问过所有的人,我选了‘大运头’那几亩田,大家没人反对,都同意。那里的田又不是什么好田,产量只能说中下。”

    “那就好。”叶元秋似乎轻轻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有些担心道,“要是,我回头在‘大运头’的田那里卖早餐,别人会不会说?”

    陆火兴毫不在意道:“说什么说?你要是真觉得挣得到钱,我们回头向小队里买来,反正你又不要多大,有个几十平方都够得很了。这两年那些人的门前的田,一天到晚的到黄泥,占了不知道多少了,有什么好说我们的……”

    说话的声音渐渐变小。

    陆叶拉了拉身上盖着的六斤厚被子,不自觉地将头也缩进被窝里。

    或许是他今晚有些兴奋的缘故,此刻躺在床上,并无多少困意,反而来了点精神。

    “我发现我爸好像是很享受这种成为焦点的感觉啊!”

    从上次的河堤阻拦外面的混子来偷盗河沙,到这次晚上在家里进行的小队开会。

    陆火兴展现出来的这一面,陆叶曾经没有见过,或者有过,但他那时年龄小,早已经忘却。

    但他这短时间观察下来,发现他老子似乎非常喜欢这种感觉。

    眉飞色舞,满面红光,仿佛身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不过想想也正常。”陆叶蜷缩着身,黑暗之中小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被人推崇,引为带头人,对于一些人来说是觉得很有面儿的事。”

    陆叶自己的性格,相对于他老子,经历过失落、自卑,咬着牙往上爬,跌跌撞撞去闯,打磨得要内敛得多,也实际的多。

    曾经创业的时候,偶尔也能做个场面人,说些场面话,但骨子里要更功利,遵循的是闷声发大财,不会去考虑其他人的目光和无用的社交,做的很多事情,都会有比较清晰的目标。

    当然他也理解陆火兴,男人这种生物骨子里其实都会享受这种状态。特别是在小地方或者说乡镇村庄,人情、关系、场面,更是如此。

    “难道要让我爸怎么成为村里的脱贫致富带头人?”黑暗中,陆叶脑海里蹦出了这个念头。

    不过,随即他又摇摇头,难度系数太高了。

    摆脱自身的家庭困境,他有着上一世的经历,哪怕父母照着前世的轨迹,什么变化都没有,随着他年龄成长,可操作性增多,大概十年到十五年后,他高中到大学的时候就有一定的能力做到。

    但如果是要拉着彭严处两个小队,拉着上云村,那就很成问题了。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个体的农民真的是没有太多选择,所具有的资本太少了,除非真的能够完全联合起来。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陆叶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人谈不上愚昧,但受限于教育和见识,还有长期的困苦所遗留下来的锱铢必较,尽可能想要多占一点小便宜,都是实际存在的。

    2年包产到户之后,看上去大家都从那种大集体的“混日子”脱离出来,个个兴高采烈,不再受到约束钳制。家家户户给自己干,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可依靠种地其实并无多大的变化。

    在南方农村,人多地少,包产到户后,许多人的生活困境其实并没有直接改善。

    在汉X县这边号称分田,个人的耕地面积很少,如陆叶家里,一个人是九分地,一家四口加起来也就是三亩六分的地。

    按亩产700公斤来算,也就是2500多公斤,吃肯定是够了,但扣除掉提留款、肥料和农药的钱,真正能落到手里的就没几个钱。

    陆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太多的肯定,但也不否定,时代发展到那里,有些是必然的结果。

    在他看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大意义是可以农民可以自由支配自身的劳动力,摆脱了个人对集体的依附关系。

    这才能有后来能有几亿农民工涌入,城市化的发展,为大量企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然而,只针对农村来说,尤其是在人多地少的地区,“包产到户”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并不见得有太多好处,个体的抗风险能力太低,所拥有的资本也太少。

    而且,提升农业生产的最根本因素,从来不是个体的积极性,而是农药、化肥和优良的品种。

    其实到了后世,农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南方很多农村已经再次出现。

    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抛荒的现象。

    一些人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大量的田地入股承包,然后雇佣老农,采用中小型机械的插秧收割,还有无人机喷洒农药之类的方式。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中国的农民不爱土地啊!”陆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声感慨。

    他和他身边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从小父母渴望的都是他们能够摆脱“农民”这个身份。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农民,甚至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农业类大学。

    这是陆叶和很多农村出来的人都有的切身感悟,一说起农村,嫌弃的比城市里的人还要多得多。

    陆叶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对于老农的采访,记者的本意可能是想得到中国农民到底有多爱土地这种观点。

    然后那个受采访的老农絮絮叨叨地说着人生的经历,到后面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大声吼道,我一点都不爱种田,不爱土地,我种了一辈子的,可依旧受苦受穷,我怎么爱它啊?我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