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憧憬

明月不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谁与我同醉之创业传奇最新章节!

    一场秋风一场寒,北京的秋季总是用刮寒流的方式把季节的接力棒递给冬季。

    傍晚,秋风乍起,同学们陆续聚集到赵文斌的宿舍,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对聚会的热情依然不减。

    嘻嘻哈哈点着对方的外号,叙述各自的见闻经历,沟通想法。房间里洋溢着青春活力。

    与乳制品厂的仓库宿舍相比,赵文斌现在的宿舍不知要好多少倍。

    他的宿舍在百科仪器厂办公楼的顶层6层,房间虽然不大,但是窗户朝南,豁亮,宁静,两张单人床分别顶住窗户两旁的墙,每张床角还并排摆放一个书桌,一个大书架伸进门背后。

    和他住同宿舍的郑优礼是北京人,大学毕业分到这里做技术员。因为家住在海淀,与地处崇文区的厂子是个大吊角,距离比较远,申请了宿舍。

    和众多北京小伙一样,他能侃又豪爽热情,不几天工夫就和赵文斌混成好朋友。

    赵文斌想把自己的户口落在他家,他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他父母胆小,怕违法。他说破大天,老两口就是不同意,没辙。

    不过,他还是通过关系,帮助赵文斌在自己的一个单立门户的哥们家“落了户”,解除赵文斌的心病,赵文斌很是感激。

    正是这层关系,哥俩关系比一般同事更密切多了。

    赵文斌在大学班里是老大,为人厚道实在,人缘好,自然同学都会来找他,尤其是外地同学,把他这里当成落脚之处。

    郑优礼对赵文斌的每一位朋友都很熟,今天同学聚会,赵文斌便也拉上他。

    “走吧走吧。”草祥子不耐烦地说,“人都到齐了还等什么。”

    “是,去楼下的东北餐馆吧。今天可要喝好了。”七嘴八舌。

    太阳岛餐馆的包间里有两张圆桌,草祥子们在靠里面的桌前坐好。门敞开着,走廊不时有人过往。

    点菜自然是心气最高的草祥子了。

    一大盘熏鸡架和五彩拉皮很快上桌,草祥子招呼着,“快拿酒来”,6个朋友就热气腾腾开始了推杯换盏。

    “听我说,弟兄们。我这有个好项目,办工厂,一起干吧。”草祥子三杯酒下肚,说话声音高了八度,眼中放出光彩。

    “好啊。”赵文斌第一个表示赞同。

    这是他的习惯行为,每每有提议总是不假思索地附和。其实此前,他已经听草祥子说过。

    “现在谁在单位不憋气,自己出来干当然好。”草祥子激昂地说道。

    “哎,草祥子,别异想天开了。办工厂谈何容易。就算你有技术,工人也好找,还有厂房、设备呐。最难办的是资金,你去哪儿整钱啊。”东北籍同学丁毅摇了摇小脑袋。

    赵文斌不太能喝酒,三杯两杯就足够让他晕眩。

    他不假思索,借着酒劲儿说:“资金不是问题,我认为,但也不容易得到。兴许能从我们厂借一些出来,需要去游说。”

    “前些天我一直跟厂长跑全国,混得烂熟。如果项目好,让他投资,应该没有问题吧。”

    “先许诺,资金一到账我们就给他好处,往后每个月再凭空给他发份工资。现在谁不见钱眼开,国营企业厂长,哪个手头上不紧,给钱谁不要。”

    “这么做不显山不露水,厂长收入增加了,又能关照我们。……怎么样?”

    “嚯。行啊!老赵,一年不见,不但本领见长,观念也开放搞活了?”丁毅笑道。

    “干脆也别单办厂了,就让你们厂办个附属厂吧,名义上是你们厂的下属厂,实际上我们干自己。每年给厂子上交点钱,大头还是我们掌握。等实力够了,哥几个再拉杆子自己做。”

    草祥子信心十足,扬扬得意,他接着神秘地说:“我们这个项目的原材料简单、工艺不复杂。……..”

    又是一番热烈议论,大家甚至把未来工厂的人事安排都定下来。

    草祥子是当然的厂长了,他已经端起厂长的派头。

    赵文斌肩负搞资金的重任,是副厂长,以下还有郑优礼、杨军、丁毅、耿雷。

    大家互相恭维一会儿谦虚一番,什么生产科长、销售科长、技术科长,推来推去。

    “可是,弟兄们,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们最终的难题落在市场上。草祥子,你说说对市场的把握。”杨军的发问让草祥子一愣。

    “这是一项新兴工艺,主要是制作工艺品,既不同于瓷器那么易碎,又不像石膏产品笨拙,比石刻表现力强,是集几种产品优点于一身,花纹色彩细腻逼真。”

    草祥子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个小盒,一一打开,内有做工精美的小熊、俏丽的娃娃、玲珑剔透的水杯等,给几个同学传着看。

    草祥子提高嗓音傲气地说:“现在整个工艺品刚刚进入市场,前景应该看好,我原来那个厂子还是不断有定单的。”

    几个同学也凭直觉感到这种产品应该能做得很好,有同学甚至说:“把它的市场目标定位给女孩子可能会更好。”

    杨军没这么乐观,他感到看不清市场方向:就现在所看到的产品而言,这种新型材料制作成的工艺品并没有比传统工艺品有更为鲜明的突破,它虽然可能有潜在市场。

    但是,至少现在还普遍不被人认知,还没有任何苗头,如果凭几个人几条腿跑销路,恐怕难度太大,凭什么人家会购买你的产品?

    这种产品既不是新兴耐用消费品,又不是传统日常用品,而可能是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他能以什么优势抢占传统工艺品的地盘呢?

    这种像石雕、又像石膏、还像瓷器、靠模具人工合成的产品,优势在哪呢?

    杨军陷入了沉思,他在努力地寻找突破点。

    石雕、泥塑是纯天然的,它明显地不像,石膏分量轻,它要重的多,瓷器的光滑质感它多少具备一些,若是当作塑料制品,它的价格要高的多,而且也不像档次低廉的塑料。

    这种产品每一套模具最多制成100个产品,价格必定异常昂贵,超过纯天然个性化的石雕价格。

    还会有人要吗?谁最有可能购买?

    杨军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