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经过青年时期的辛苦打拼,中年人的事业大多*了鼎盛时期,身体状况却没有跟上事业的步伐,不但没有一起前进,新陈代谢、器官和*功能还呈现出一系列的下滑迹象。
    众所周知,生命是一个周期,我们的身体在青年时期达到最佳状态,新陈代谢旺盛,各种器官运转协调有力,之后便会逐渐走向衰退。
    面对中年时期的各种*新状况,我们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接受身体的新变化,并且通过健康的饮食、积极的锻炼和良好的心态来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
    很多中年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比不上年轻人了,越来越不禁折腾,经常生病,身体没以前结实了。”
    这里固然有生命循环的大规律在起着不可阻抗的作用,不过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常常被我们忽略,那就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给我们带来的诸多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这些疾病之所以会轻而易举打破身体的健康防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公司的主心骨,繁忙的工作和应酬让他们养成越来越多的不良饮食习惯,结果就是身体开始抗议、吃不消,用疾病的方式告诉大家:“你的饮食有问题。”
    中医有句俗语,叫做“对症下药”
    、“辨证施治”
    。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人到中年会出现哪些*新特点。
    (一)基础代谢
    首先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基础代谢,我们通常所说的基础代谢是指人体维持生命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基础代谢并非一个固定不变值,它会性别、年龄等的不同而变动,一般而言,年龄越大,基础代谢越低,两者呈现出反比例关系。
    过了30岁以后,我们身体的基础代谢平均每年都会下降0.5%,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食量并未增加,人却越长越胖的原因。
    基础代谢的降低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体型,还会升高我们罹患某些疾病的危险,比如由于代谢能力下降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显著提高。
    (二)大脑
    很多中年人会出现失眠、头晕脑胀、记性差、无精打采等现象,这是因为当生命的时钟转到中年这一时刻,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已然过去,大脑供血量在一天天的减少,用于合成脑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在神经组织中含量也处于了停滞状态,这些新的状况都导致大脑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机械记忆的能力也随之下降。
    同时,虽然中年人的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都较青年人更加稳定,但是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却在逐渐减弱,这就导致中年人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出现入睡难容易醒的状况。
    (三)消化系统
    人到中年会发福,其中一大主因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除了基础代谢的减弱会导致肥胖以后,消化系统的衰退是另一主要原因。
    随着胃黏膜变薄、肌纤维*减弱、胃酸和消化酶的减少、胃肠消化液分泌的下降,这时候我们的消化能力比起青年时期下降了三分之二,这个数字很惊人,更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结肠神经的感觉也会相应出现迟钝的状况,肠运动随之减弱,这样一来,便秘就容易缠上中年人。
    (四)心脏与血液循环
    心血管机能的最高峰出现在青春发育期的末期,这之后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减退。
    首先表现在心脏输出血液量逐年下降,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果:在30岁到80岁之间的50年里心脏输出的血液量大约会减少30%。
    其次表现在中年以后人体对血压的反射性调整能力减退,再加上动脉管壁含钙量的增加进而导致的血管*下降,最终带来血压升高的危险。
    (五)呼吸系统
    人体的呼吸系统也会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肺泡和小支气管的口径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同时肺血管数目又会逐渐减少,这些都导致中年人的肺张力减弱,肺活量减少,这些直接导致人体供氧量的减少,所以中年人在大量体力劳动后会表现出气喘吁吁、呼吸不顺畅。
    (六)骨骼和肌肉
    与青年人相比,中年人的骨骼密度有所降低,脊椎骨略有压缩,背部和下肢的肌肉强度也在减弱,肌肉越来越少,脂肪越积累越多,各个关节也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骨折和颈椎病等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在大大提高。
    (七)*系统
    一般而言,45岁到55岁的女性由于卵巢开始萎缩、月经失调会表现出更年期的种种症状,这一时期大概会持续2年,此后女性会经历绝经、丧失生育能力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年的男性会出现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的*现象,这一变化进而会影响其*和心理,产生与女性更年期相似的症状,称之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
    (八)免疫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什么生病后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健康?为什么越来越容易感冒?这些都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已经开始老化,不可能再和年轻的时候一样把病毒都挡在健康的大门外。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