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败家子

飘依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农耕文明之所以能吊打游牧文明,从来都是科技上碾压才办得到。汉朝就不用说了,用铁器对上青铜器,匈奴被打跑了。唐朝的陌刀,弓弩等武器,精良程度不是突厥、高句丽能比的,所以都打赢了。但是到了宋朝呢?武器方面,有大量汉民的契丹就不说了,连西夏,甚至后来的金国,都在武器上也能和宋朝平起平坐。再加上宋朝没有多少战马,在骑兵为王的时代上,宋朝注定是无法赢得战略上的胜利的。要不是宋朝还有个黑科技——“神臂弩”,估计真的就被吊打了。

    “不过,即便没有技能,这个黑、火药的配比,还是能弄出来的……”

    任谁都想不到,上一秒张正书还在打着种田种地的主意,下一秒张正书已经联想到科技树上面去了,还要放出一个能屠戮无数生命的恶魔。要是被身旁的管家张通知道的话,肯定会认为——小官人真的是被人打傻了,而且成了疯子。

    不过,就算是现在,管家张通也不觉得张正书有多正常,甚至觉得他很败家。

    “小官人,你这就亏了啊!”

    面对这样一个败家子,管家张通能怎么办呢?只能抱怨两句了,反正“大桶张家”以后都是张小官人的了,挥霍不是常事吗?看看,张根富年轻时,在青楼为买行首一笑,豪掷千金也是常事。相比较来说,张正书这点挥霍,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但问题是,对那些泥腿子这般好,管家张通心中还是有膈应的,觉得十分不爽。

    “亏?什么亏了?”

    张正书还没从攀科技树的设想中回过神来,随口反问了一句。

    “小官人,你算算这笔帐啊,种甚么,这千亩田地,一月能入几钱?那些佃户,你给如此高的工钱,这还不亏?”管家张通算过了这笔帐,心疼地说道,“千亩田地,一年收入不过五千余贯,除去夏秋两税,加耗,只余三千余贯。折合一月,不过二百五十贯钱。若是一户佃户有三、四人上工,岂不是要给六、七贯?这岂能不亏?”

    不得不说,管家张通的计算还是很好的,按照他的这个计算,张正书这做法不但没有赚头,反而要亏很多钱。

    怪不得那些佃户火急火燎要重新签租契了,摆明了是要占便宜啊!

    但是,现在说谁占谁的便宜,还太早了点。

    租契上写明了,如果有出工不出力的行为,则酌情扣减工酬,甚至只是“忙时”,才另外雇人的。真正做工的,也不过是那四、五十个青壮罢了。当然,若日后张正书鼓搞出了水力纺织机,这个租契就很有用了。

    起码,不用张榜,都能找到不少妇女来纺织厂做工。

    别人不知道,张正书却是知道的,现在的棉,可是能和丝绸平起平坐的布料,甚至在冬天的时候,汴梁城中的豪奢之户,以穿棉衣为荣。如果张正书纺织出的棉料,再弄个成衣厂,做成一件件成衣,那利润……啧啧啧,是种田的十倍,甚至百倍!

    这样看的话,给这样的工钱不带不亏,反而大赚特赚。

    想想看,青壮去伺候棉花,妇女到纺织厂、成衣厂做工,一张租契就买断了他们未来十年,工钱还只是区区两贯一个月,岂能不赚?当然了,张正书也不是什么黑心商人,效益好了之后,肯定会给他们提工钱的。

    只是这样的计划,张正书觉得管家张通理解不了,所以只字未提,只是说道:“通叔,你且宽心,我自有主张。对了,通叔可有渠道,往岭南、闽南一带,与我寻来一种叫‘白叠子’的种子?”

    “‘白叠子’?”管家张通有点发愣,“这是何物?”

    张正书也有点惊奇,难道这个时候的宋人不知道棉花?翻查了一下系统里面的“种田术”,他才说道:“这‘白叠子’,原是高昌、天竺传来之物,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发,名曰‘白叠子’,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是了,唐人又称其为‘白叠布’、‘木棉裘’……”

    这么一说,管家张通恍然大悟:“小官人所说的,可是‘南货’?”

    “‘南货’?”张正书想了想,“我不甚清楚,但其如稻谷般高,结果为白茧,白茧可织布。”

    管家张通点了点头:“那便是了,只是此物只在岭南,移植至汴梁,恐不能生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货’虽贵,可万一歉收,岂不有亏?”

    对于这个顾虑,张正书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事实早就证明了,后世北方产的棉花,远比南方要多,更别说汴梁城外的农田了,基本都是黄河的滩涂,土地肥力充足,种棉花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况且,在后世中国的河南,也就是开封府所在的地方,正是棉花产量最高的地方。因为河南一带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非常适合棉花的生长。

    “通叔,你不必担心,‘白叠子’肯定能长成。”张正书笑道。

    管家张通很想拒绝,但见到张正书如此自信,他很识趣地闭上了嘴。

    就跟张根富一样,即便反对也没用,该做的事情,他一样会做的。管家张通做了张根富好几年的书童,早就明白了张大官人的尿性。这张小官人是他儿子,自然是一个饼印印出来的了。

    管家张通无奈地坐在车夫旁边,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心道:“小官人莫要把张家败空了才好……”

    在他看来,今天的张正书不是在种田,而是在散财。以至于那些佃户后来,都把张小官人当做善财童子那样看待了,差点没供起长生牌位来。

    事实上,也没有哪个地主豪奢对佃户这么好过,不仅不收租了,还给丰厚的工钱,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没办法,这时候的宋人,不知道什么叫做资本家的压榨,如果知道了,他们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没办法,整个宋朝都还处于自给自足的社会模式里,还没出现过大量雇工的状况,所以这些佃户也很难理解这个事情。在他们看来,张正书给的工钱,比他们辛苦种地要多得多,何乐而不为呢?

    张正书看似败家的背后,其实恰恰是迈出了资本家的第一步——剥削,而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剥削,被剥削的人,还对他充满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