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海参崴之殇 一
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参崴,原为中国领土。
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港口。
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所在地区属清朝,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
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
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再加上西伯利亚大铁路尚未开通,故而三十多年来,该地的发展缓慢。
但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毕竟是沙俄在太平洋的唯一出海口,自从1871年在此建设军港,并将沙俄太平洋舰队的驻地迁至此处,自1880年便开始升级为市,并很快发展成为沙俄重要的军事据点和港口城市。
沙俄帝国自1891年开始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符拉迪沃斯托克便是这条超级大动脉最东面的一站。
可以预见,只要西伯利亚大铁路成功通车,将海参崴和莫斯科连通,海参崴必将成为沙俄帝国征服东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其城市发展速度将会大幅提升。
符拉迪沃斯托克临近日本海水域,处于对马暖流的前缘和西部利曼寒流前缘,故而有着长达100天左右的冬季结冰期,乃是冻港。
但因其独特的洋流位置,符拉迪沃斯托克即便是结冰,冰层却并不会太厚,普通破冰船依旧是可以通航的。
更何况,即便是结冰,那也基本只限于港湾水域。
眼下,作为俄国唯一军港,海参崴仅有四艘被栋在了内港的炮舰和几艘雷击舰作为沙俄远东舰队仅存的海军力量驻防在此。
当然,除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俄国海军,海参崴还驻扎着多达2.4万的俄国陆军。
这两万多的沙俄陆军,向北可以挺入黑龙江,向西可以攻向吉林,对中国之东北是个巨大的威胁。
林海以舰队指挥官的身份率舰队奔袭海参崴,就是要以雷霆之姿强行摧毁沙俄在远东的唯一军港。
两艘大青龙,六艘青龙,整整八艘战列巡洋舰,在第四军三万多将士不断被运往辽东的时候,便是打着往辽东运兵的幌子,秘密地穿过了对马海峡,直接扑向海参崴。
“陛下竟然让你继续担任舰队总指挥,看来陛下根本就没打算处罚你。”
在作为旗舰的一艘大青龙战列巡洋舰上的指挥舱内,少将参谋孙子兵正襟危坐,随即冲着坐于对面的林海轻哼一笑。
“听说参谋部有不少人到陛下那里告了我的状,陛下给出了战后再说的批复。”
林海对着孙子兵露出了微微一笑,“孙大参谋可知道陛下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你的一意孤行让我大华仅有的一艘战列舰两个月内无法出航,你指挥的旅顺之战更是铸就了我华军建军以来的最大人员伤亡。
除此之外,你下令强行捆绑我这个随军参谋,更是在战场上下令向自己的士兵的开炮。
说句实话,这一件件一条条,若是上了军事法庭,恐怕都足以让你永远出不了海。”
“我林海是为海战而生的,若是让我离开了大海,我情愿去死。”
林海嘴角弧度一现,露出了微微一笑。
“所以,陛下给了你一个机会。”
孙子兵轻哼道。
“是要我将功赎罪吗?”
林海继续微笑着。
“将功赎罪?你觉得毁掉海参崴有难度吗?”
孙子兵轻哼一笑,目视着林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