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登基做皇上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张林一直以为,凭借着自己比这个时代多出的一百多年的时代认知,治理这仅有九省之地的中国南方并不会是什么难事。
    可当张林真正挑起了这份担子,他才切身地体会到身为一个政府元首的不易。
    大华政府新建,百废待兴,遇到的问题多不胜数。
    姑且先说说这名份问题。
    张林盘结江南,将江南十省之地悉数控制在了手中,但出于一个中国的考虑,张林却是迟迟没有建国,只是成立了一个用以过渡的华政府。
    而外媒,通常会将张林成立的华政府称呼为大华临时政府。
    以张林为核心的大华政府设有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外交部、工商部、交通部、财政部、国防部等等诸多行政部门,但却没有任命首相,张林也没有自封总统。
    张林之所以没有出任大华总统,那是因为国内的绝大多数民众都不知道总统是什么玩意。
    与其自封总统,张林还不如像之前那样自称少爷来得实在。
    自秦皇开始,中国这片土地上就一直都是封建皇权至高无上。
    老百姓对皇权已经根深蒂固,满清及之前的诸多封建统治阶级强加在国人骨血里的奴性已深,他们眼中只有皇帝。
    而现如今,中国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深居北京皇城的光绪。
    虽然光绪皇帝不怎么争气,但老百姓暂时只认光绪皇。
    其次,是大华政府的政治性质问题。
    虽然民主制乃是世界之大趋势,但现如今没办法跟国民谈民主,民众们根本就不知道民主是什么玩意,也根本不会认为民主会有什么好。
    还是前面说过的那句话,现在的中国国民,只认皇权。
    所以,如果大华政府自诩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政权,是人民的政府,那国之大厦很快就会倾倒。
    刘坤一、张联桂等前清官员,曾多次以土改受阻为理由劝谏张林,让他尽快建国称帝,以顺应时势,稳定江南。
    家族内部的诸多高层也在劝说张林,希望张林能够尽快建立南方帝国,确立正统,而不是以什么临时政府的形式统治南方。
    统治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进行得并不是很彻底,尤其是在控制力比较薄弱的广东、湖南和广西三省。
    广西省的土地改革只完成了一小半,广东省的土地改革彻底地有名无实,湖南省内依旧有超过一半的佃户和贫农没有分到土地。
    据不完全统计,暂不包括只是名义上实现占领的台湾,江南九个省的土地改革,只能勉强算得上是完成了一半。
    土地改革的阻力,不仅仅来源于地主阶级,农民和佃户们的不主动不配合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农民们不仅不配合土地丈量,甚至有很多农民根本就不敢去领取那一份属于他的土地,他们害怕地主们的报复。
    农民和佃户虽然占据着国内人口95%左右的人口基数,但尚未认识到自己强大能量的他们,眼前只能属于弱势群体。
    他们的眼中没有政府而只有官府,暂时也只认那唯一的君父,也就是那高高在上的皇上。
    “张林,你再不称帝,来年的土地改革依旧会有名无实。
    我甚至听说,即使是在江苏省,也有被分到土地的农民在农耕收获之后,偷偷将田租缴纳给原先的地主。”
    在南京城外的一片稻田旁边,一身便装的刘坤一异常严肃地对正在俯身观察着金黄稻谷的张林正色而言。
    “少爷,我仔细数过,一穗有80多粒呢。
    天佑大华,对江苏来说,今年是个丰收之年。”
    手中拽着一根折下的稻穗,一旁的张联桂面带微笑地对张林说着。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