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迟来的甲午海战 2


    “报告,西北方向发现不明军舰群。”
    1894年11月20日,在黄海海域游弋了将近两日的张家救援舰队终于在黄海北部的大东沟附近海域发现了一支舰队。
    此番驰援北洋,张家海军共计出动了15艘战舰:三艘大蛟龙级、四艘蛟龙级、四艘日本俘虏舰和四艘装甲飞龙炮舰。
    因四艘日本俘虏舰的航速要大大低于蛟龙舰,故而救援舰队临时总指挥李冬兵上校将整支舰队分为前后两支分舰队,并亲率三艘大蛟龙舰和四艘蛟龙舰作为前锋。
    两支分舰队,分别按照固定航线在黄海海域搜索日本联合舰队的踪影。
    得知西北方向发现军舰群,张家救援舰队临时总指挥李冬兵当即攀上舰桥,在兴奋中亲自用望远镜眺望观察。
    “距离太远,看不清是北洋舰队还是日本舰队,不过军舰数量挺多,至少有十几艘。
    传令,向西北方向速航靠近。”
    用望远镜看了一会,舰队指挥李冬兵当即下令舰队向着西北方向的不明舰群加速靠近。
    在舰队指挥李冬兵的授意下,张家救援舰队当即向着西北方向速航而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西北方向的舰群情况开始变得明晰了起来。
    在那片海域,竟然同时出现了悬挂着龙旗的北洋军舰和悬挂着日本白日旗的日本战舰,而且双方竟然已经胶着在了一起。
    也就是说,此时的西北十海里外,正在发生着激烈的海战。
    14艘日本军舰,正在凶狂地轰射着一艘艘各自为战的北洋战舰。
    透过望远镜的镜片,可以清晰地看到一艘艘悬挂着龙旗的北洋战舰,正在不断地遭受日军战舰的猛轰,而那炽热的燃烧烈焰则是不断在北洋舰上升腾而起。
    很明显,发生于西北方向的那场海战,北洋舰队已经处在了下风。
    “该死,竟然已经打起来了。
    北洋那些古董舰不好好在威海呆着,跑辽东海域来做什么?少爷为了救援北洋,差一点就御驾亲征,足见少爷是何等重视北洋。
    若是北洋覆灭,我李冬兵如何向少爷交代?传令,全军舰炮装填实弹,七舰呈冲锋阵型,全速前进。”
    见前方正在激战,坐镇大蛟龙5号舰的李冬兵当即下令舰队全速前航。
    舰队指挥李冬兵一声令下,张家海军七艘战舰当即加大马力,开始以超过20节的超快速度驰向西北方向的海战战场。
    “可恶,北洋舰没有速射炮,完全不是对手!
    狗日的日本鬼子,对老朽的北洋使劲算什么本事?”
    立于旗舰舰桥上,李冬兵目睹着一艘艘北洋战舰上升腾而起的爆炸烈焰,心急如焚,恨不得给大蛟龙舰安上几对翅膀,直接飞冲上前痛宰那一艘艘嚣张霸道的日本战船。
    “上校快看,北洋的超勇舰中弹太多,马上就要沉了!”
    听到观察兵的大喊,李冬兵当即稍稍侧了侧身,透过望远镜看向超勇舰所处的那片海域。
    “可恶,报告距离!”
    目睹着北洋超勇号接连中弹,舰体受损颇多,更是已然倾斜,舰沉已是时间问题,李冬兵心中更是急切,当即咆哮大喊。
    “上校,我军目前正处日军舰队的后方,距离战场还有万米左右。”
    传令兵大声回应。
    “可恶!”
    李冬兵狠狠敲了下舰桥栏杆,鼻息中发出了一记重哼,然后继续举起望远镜,将全部注意力投放到万米外的混乱战场。
    在那片混乱的战场上,北洋共有12艘战舰:镇远(7335吨)、定远(7335吨)、经远(2900吨)、来远(2900吨)、致远(2300吨)、靖远(2300吨)、济远(2300吨)、平远(2100吨)、超勇(1350吨)、扬威(1350吨)、广甲(1296吨)、广丙(1000吨)。
    日本联合舰队共有14艘战舰:三景舰(松岛、严岛、桥立,4278吨)、三吉野(吉野、**速、新高千惠,4150吨)、三千代田(2439吨)、秋津洲(3100吨)、扶桑(3777吨)、比睿(2284吨)、金刚(2200吨)、西京丸(2913吨)。
    要论舰队总吨位,北洋舰队的总吨位为三万四千吨,而日本舰队的总吨位则已然高达四万六千吨,比北洋舰队整整多出了一万两千吨的总吨位。
    从战场的混乱程度来看,双方交火已经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北洋的超勇舰现已完全丧失战斗力,舰体发生了明显的倾斜,随时都会沉没。
    另外,北洋的致远舰正在遭受吉野号和高千惠号(吉野3号舰)集火轰击,已是受创颇多。
    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火力稀薄,似乎也已经受创,作为旗舰的定远舰舰桥被毁,早已经失去指挥全军的能力。
    扬威号被击中起火,暂时退出战斗进行抢修。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