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风波乍起

一页非常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紫气阁 www.ziqige6.com,最快更新大明:我的外甥朱厚照最新章节!

    自打流民进京,投身于西山官道的建设中,弘治皇帝的心头大患,彻底解除了。

    这么多流民盘踞在京郊,一直是巨大的威胁,可当他们有了生存所系,有了衣食保障,再不会生出乱子了。

    难得放下这心头大石,弘治皇帝倒是过了几天轻松日子。

    可没想到,内阁送来的一封奏疏,又给他带来了新的难题。

    这封奏疏,乃是工部尚书曾鉴呈上来的。

    工部负责西山官道的修建,最近正在协调流民进京之事。

    此事事关重大,所以工部的奏疏一进内阁,便被三位阁老送到御书房中。

    看到这奏疏,弘治皇帝的头又开始疼了。

    “自西山官道开建至此,进度缓慢,实因流民难于管理。”

    “流民源自京郊各地,进京之后各自抱团,常有聚众纠斗之事发生。”

    “三日前,两拨流民聚众斗殴,更致得三人重伤,数人轻伤,实乃泼天惨祸。”

    “……”

    原来,是这些流民进京之后,非但没有用心修路,反而将精力全都花在抱团结社之事上了。

    这近万流民之中,竟以籍贯出身为据,划分出了数个小团体。

    更严重的是,他们竟彼此仇视,相互纠斗起来。

    这一天天打架斗殴,谁还有心思干工修路?

    所以这官道的修建计划,进展得十分缓慢。

    想来,那工部尚书实在没了办法,便将折子递到内阁来求救了。

    砰!

    “真真是岂有此理!”

    看完奏疏,弘治皇帝勃然大怒。

    他原本以为,收容流民之后,一切乱象便得以解决。

    却是不想,京郊民乱刚被按压下去,又生出个新的乱局。

    更严重的是,这些流民都住在京师外的官道之上,一旦发生动乱,影响更为恶劣。

    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必须得派人严察。

    “来人,宣牟斌!”

    工部那边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让锦衣卫出马了。

    “你带人前去西山官道,严查流民结党纠斗之事。一经发现,立即将其党首拿下!”

    待到牟斌匆忙赶来,弘治皇帝立即将这任务下派给他,让他带锦衣卫详查。

    那牟斌是帝王心腹,专门处理这些棘手问题的,领了御旨二话不说,拱手便往外去。

    待到牟斌离开御书房,弘治皇帝的怒气,犹未散去。

    “陛下,且莫焦急。此事并不算大事,只消派人督管详查,定能解决。”

    萧敬眼见弘治动怒,赶忙上前劝慰。

    毕竟是这么大的工事,收拢了这么多流民,朝廷早就防着动乱,所以派了军士在旁驻防。

    想那流民是闹不出什么大乱的,无非是影响些工事进度。

    弘治皇帝眉头不展:“朕竟没料到,这些流民得了如此天恩,不思感恩图报,竟还要结党生乱!”

    按说这些人食不饱腹,得了这天大的恩情,本该是用心劳作,以报皇恩才对。

    结果……

    弘治皇帝的失望,便源于此。

    他又叹了口气,幽幽摇头:“如今,朕也在思量,这寿宁伯所提的建言,究竟是对是错!”

    一旁的萧敬苦笑了声:“这招流民进京的建言,自然是没什么毛病的。只是没想到这些流民不服王化,当真是可恨可悲。”

    弘治皇帝无奈地摇了摇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流民们素来无规无矩,自然难以管教。”

    “但愿……牟斌能查出那流民纠乱的源头吧!”

    对于这些素来散漫的流民,只有采取些雷霆手段,才能震慑住他们了。

    弘治皇帝正自叹气,却又听见屋外传来叫嚷之声。

    “陛下,老臣求见陛下!”

    “老臣企见天颜,求陛下召见!”

    这御书房是帝王居所,平日绝不会有这般吵嚷之事。

    一般臣子请求接见,多会老老实实递上折子,等候太监通传。

    可今日倒好,居然有人在外头叫嚷。

    这实在是无礼至极。

    弘治皇帝的眉头,又一次皱起。

    本来因为流民之事,他的心情已是极差,再听人吵扰,哪里还能按捺住性子?

    砰!

    将桌案一拍,弘治皇帝霍然骂道:“外头是谁,竟敢于宫中嚷闹?”

    “陛下息怒,息怒!”

    萧敬赶忙上前劝慰,他侧头朝外竖了一耳朵:“听声音……似乎是……似乎是那兵部的侍郎刘大夏,还有……还有东宫两位侍讲……”

    “哦?”

    弘治皇帝一惊,这东宫侍讲和刘大夏,压根就不是一路人,他们怎么会凑到一起了?

    不对!

    他又霍地一惊,这三人还有共通的话题,正是太子殿下。

    两位侍讲自不必说,他们本就是太子的老师。

    而那刘大夏,本已内定了要将女儿嫁给太子,也算是太子的未来岳丈。

    再说这刘大夏素来以朝堂耆老自居,对太子的成长极是关注。

    他们这时候跑来,只可能是因为太子出了问题。

    “快召!”

    弘治皇帝赶忙抬手召见,事关太子的教育,他可不能怠慢。

    那萧敬点了头,便即小跑着出了去,没过片刻,便带着三人进了殿。

    三人之中,刘大夏年岁最长,可他身子刚健,却是跑在最前头。

    在刘大夏身后的,则是东宫两位侍讲。

    一个是詹事府少詹事王华,即是那位王守仁的父亲。

    另一个,则是左春坊大学士兼太子侍讲杨廷和,这一位,也是个德才兼备的翰林学究,弘治皇帝对其寄予极高期待。

    这王华和杨廷和,算是弘治给太子安插的心腹谋臣,是日后太子登基可以仰仗的臂膀。

    若不出意外,将来太子登基,他二位是要入阁拜相的,最不济也该能任个部堂尚书。

    可如今,这两位未来的“帝师”,再加上一个未来的“国丈”,全都跑了来。

    而且他们进殿之时神色焦切,脚步急切。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太子又出大事了。

    弘治皇帝心下焦急,不待他三人走到近前,便已起身询问:“是不是太子出事了?”

    那刘大夏跑得最快,上前来便双手抱拳,单膝跪地:“陛下,这太子实在是不像话,你可得管管他啊!”